3.家住棗莊市山亭區頤澤社區的郭黎明老人沒想到,自己足不出戶,有人就把老年乘車卡就送上了門。“這個老年卡因為區里不能辦,要辦必須要到張店去,這樣對年輕人來講可能沒什么,對年紀大的六七十歲的人就有些麻煩。得坐車到張店,還有好多手續,還要等。”跟郭黎明一樣,頤澤社區120多位老人,全都在家里拿到了老年乘車卡。讓他們受益的,是山亭區實施的網格化管理。按照每100到300戶劃分一個網格,機關干部下沉到基礎網格擔任網格員。居民經常遇到的證照辦理、公益服務等7大類91項事項,都由專門網格員全程免費代辦。頤澤社區第四基礎網格網格員孟慶堂說,對待網格就像種自己的責任田一樣,只要是社區居民家里有什么大事小情,比如交電話費、為老人辦乘車卡,只要能辦的,只要是居民的合理訴求,都會第一時間給他辦理。
為更好地滿足群眾多樣化、個性化需求,有效提升滿意度,近期,山東省棗莊市出臺文件,決定利用兩到三年時間,在全市全面實現規范化、信息化、標準化社區網格化服務管理。近年來,隨著城市轉型步伐的加快,棗莊市城鎮化率已達到50.4%。快速的城市化進程,造成城區人戶分離現象大量存在。同時,隨著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廣大群眾對各級黨政管理和服務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此形勢下,全面推行社區網格化管理,實現社會服務管理的全覆蓋、無縫隙、精細化,成為更快發現問題、有效解決問題的現實要求。
在推進社區網格化服務管理中,棗莊市按照“任務相當、規模適度、方便管理、界定清晰”的原則,堅持以人為本,方便居民,結合人口狀況、管轄面積、樓院布局等因素,將管轄地域劃分成若干網格,形成以社區為主體的“基本網格--基礎網格--單元網格”三級網格的工作格局,做到“不漏一地、不漏一戶、不漏一人”。據初步統計,全市406個城鄉社區可以劃分基礎網格1800余個,劃分單元網格7500多個。在建好網格員隊伍上,基本網格設網格長一人,原則上由社區黨支部書記或主任兼任;基礎網格設專職網格管理員,采取現有人員調整、由政府統一招聘或購買公益性崗位人員擔任;單元網格設專兼職網格協管員,由社區根據情況招聘志愿者擔任。
目前,棗莊市委政法委會同有關部門,正同各運營商和有關軟件公司論證開發全市社會治理綜合信息系統,經過反復討論研究,基本確定建設方案,達成初步意向。信息系統依托政務外網,采用BT模式建設,由運營商承擔全部軟件、硬件建設和系統后期維護,各級各部門誰使用誰按月付費,通過這一模式,可以充分保證信息系統的建設和運行維護質量,實現區域網格化、管理精細化的目標。與此同時,棗莊市、區成立了全面推行城鄉社區網格化管理工作領導小組及辦公室,組長由黨委副書記或綜治委主任擔任;鄉鎮領導小組由黨委書記任組長,辦公室依托鄉鎮綜治工作中心開展工作;社區成立網格化管理工作站,依托社區綜合服務中心開展工作,由社區網格長任站長。在網格化管理服務中,逐步將公安、司法、人口計生、衛生、民政等工作充實整合到網格中,實現社會服務管理的政策集成、資源集聚、力量整合。
4.2013年12月27日,第十一屆深圳關愛行動啟動,它繼續以“關愛·感恩·回報”為主題,開展了形式多樣的關愛活動,推動了社會治理創新。深圳關愛行動,迄今已經舉辦了11年。每年,關愛行動都會評選一批愛心人物、愛心家庭、愛心企業和愛心社區。由深圳報業集團旗下各媒體承辦的各類評選,從這座愛心城市里尋覓著愛的典范并予以廣泛傳播。這些充滿愛心的人物和集體的身上,濃縮著真善美,他們以自己的純真與善良,源源不竭地傳遞溫暖與希望,描繪出這座城市“愛如潮水”的動人景象。如果說,深圳這座城市綿延不絕的關愛行動是一首“愛的進行曲”,那么,他們就是進行曲中最美的音符。
在今年的愛心人物中,獲選人遍布多個行業,有醫護人員、人民警察、義工、教師、企業員工,這些在平凡崗位上默默奉獻的普通人,傳遞著這座城市的愛的溫度。
“像南丁格爾那樣,做一名真正的白衣天使。”在20年的護理生涯中,刁秀蓮對自己的職業始終充滿了熱情。從2003年非典時期的救治工作、2008年“5·12”大地震的醫療救援,到參加援疆醫療隊赴新疆喀什工作一年,她總是出現在每個艱苦而危險的崗位里,奉獻自己全部的光和熱。被孩子們親切地稱為“格桑花叔叔”的劉峰,實際上是一名警員,他把每月積攢下來的錢匿名捐獻給遠在青海偏遠山區的孩子。2008年至今幫扶了19名西部地區貧困學生,捐款達4萬余元,幫助多名學子圓了“大學夢”。
第十一屆深圳關愛行動中很多家庭用愛的行動描繪一個個平凡的動人故事——他們或夫妻互敬互愛、教子成才、敬老愛幼,或是將更多的愛奉獻給他人和社會,讓愛心“小家”溫暖深圳“大家”,不斷豐富了團結互助、扶貧濟困的關愛精神。
李秀英家庭住在龍光社區,他們全家三代做義工,為鄰友捐錢捐物。李秀英退休后,13年如一日為轄區居民盡心盡意提供幫助,組建社區舞蹈隊“心笑藝術團”,豐富社區老年生活。李秀英一家照顧社區生病老人,為鄰居倒垃圾,為貴州山區、地震災區捐款捐物……獻愛心,做好事,已成為他們的“習慣”。
張彩萍家庭是來自新閣社區的一個普通工人家庭,他們于2004年收養了兩名孤兒。其中6歲的男孩當時剛接受先天性心臟病手術,體質特別差,1歲多的女孩智力發育較晚,連喝水都不會。10年來,張彩萍家庭含辛茹苦將這兩個孩子培養成人。去年4月,張彩萍還加入北京市春暉博愛“嬰幼兒撫育項目”,在市社會福利中心幫助照顧更多的孤殘兒童。
5.深圳是一座創新之城、創業之城。一座由無數愛心企業領航的城市,必然溫情流淌,更富魅力。作為市國資委直管企業,深業集團長期支持社會公益事業,從貴州獨山縣扶貧到對新疆喀什地區的援建都不遺余力;深圳市邦德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熱心公益,迄今為止,已先后建立了15所希望小學;萬澤集團捐款捐物累計達1700萬元,捐建希望小學兩所,為社會提供就業崗位近3000個;深圳市奔達康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自2008年開始設立“奔達康助學金”,致力于幫助貧困大學生完成學業,目前已經與三所高等院校簽訂合作協議;深圳市澳康達名車廣場有限公司成立14年來,堅持承擔社會責任,累計捐款近500萬元,并于2013年成立專項慈善基金會。
深圳的許多社區,就是洋溢著愛與溫暖的地方。有的社區把特區建設者們當作“寶”,讓他們沒有后顧之憂;有的社區對居民體貼入微,居民家有什么困難,社區隨時就把關愛送上門;有的社區開展精彩的活動,讓人們樂開懷……
福田福華社區堅持黨委領導,搭建愛心服務平臺,以關愛為主題的各類活動全年不斷,亮點紛呈。其中,親子活動中有“五月康乃馨,溫馨獻母親”、“六一親子繽紛樂”、“父愛無聲親有聲”等,尊老敬老活動有“福祿壽喜愛心行”、“夕陽紅電腦學習班”等,以及專門針對青少年的人際溝通暑期訓練營、青年領袖訓練營、英語夏令營、絲網花制作等活動。由社區居民組成的義工隊伍和各類文藝團隊更是活躍在社區內,為社區和諧、安寧做出了巨大貢獻。
流動人口占97%的羅湖木棉嶺社區,將工作重心向服務外來務工人員傾斜,連續4年開辦“留守兒童夏令營”,在轄區內發掘流動婦女骨干,成立“洪湖籍流動婦聯”以及“的嫂互助會”,成為的哥的嫂無憂之家。
不同的愛心社區,擁有不一樣的精彩——
鹽田田心社區全力打造“愛心社區”,創建安全文明小區 12個,現有義工190名,讓尊老愛幼、家庭和諧、鄰里和睦、愛護公物、保護環境、扶貧濟困蔚然成風;南山大學城社區匯聚了北大、清華、哈工大等國內外著名高校研究生院,發揮自身優勢,構建民主法治示范社區;紅色革命老區龍崗山廈社區致力于建設居民滿意的和諧家園,自1993年開始就對社區學生發放助學金,至今共發放助學金135萬,資助人數達156人,注重扶貧濟困,幫助困難家庭就業;光明鳳凰社區致力于打造平安和諧社區建設;坪山六聯社區通過“六項關愛”,打造愛心社區;龍華豐潤社區發展社區公益,聚“小力”筑“大愛”;大鵬鵬城社區以和諧社區凝聚民心……
6.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民主政治的不斷發展,在中央的重視和社會各界共同努力下,我國社會組織逐步發展壯大,整體影響力日益增強,已成為我國社會建設的生力軍和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力量。截至2012年底,全國共有社會組織49.9萬個,比上年增長8.1%;吸納社會各類人員就業613.3萬人,比上年增加2.3%。這些社會組織活躍于經濟、社會、文化體育、科學技術等重要領域,不同程度地發揮著激發社會活力、動員和組織社會資源的作用。
以下是某記者搜集的龍崗區社會組織“十佳案例”部分候選案例簡介:
①2006年起,龍崗區布吉客家音樂聯誼會組織骨干會員,在龍崗區盛平小學組建“廣東漢樂演奏團”,并帶領該團分別獲得市、區少兒藝術花會比賽一等獎,去年還受邀參加廣州亞運會專場演出,把這些難得的藝術人才組織起來,培養新一代接班人,讓文化遺產得到傳承和發展。
②2010年,龍崗區至誠社工服務中心在龍崗區開創先河,掛牌成立企業社會工作實務創新基地,至今已開拓冠旭電子公司等6個駐點社工服務站,為廣大勞務工提供多元化的服務,提升員工生活品質,建立員工對企業的歸屬感和凝聚力,提升生活福祉,構建和諧企業。
③隨著老年人口的遞增和城市化加快,社區是老年人生活和活動最集中的地方,為提高老年人生活質量和建設老年文化,龍崗區坂田街道萬科城老年人協會以老年人需求為導向,開展文體、教育、志愿關愛等活動,服務社區老人,真正實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
④龍崗區登山運動協會積極參加“百所高校學生簽名迎大運”及將大運會旗幟帶上世界之巔珠穆朗瑪峰等公益活動,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協會始終把運動與公益相結合,先后組織“關愛留守兒童、登珠峰迎大運、百校簽名迎大運”等公益活動,取得良好社會效益。
⑤專家服務團“引才育才”項目是為服務龍崗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人才智力保障的綜合性服務項目,由龍崗區委組織部領導、區專家聯誼會設立運行,依托全區165名優秀專家,服務人才、服務企業,為該區“以才引才”、“以才育才”和保障全區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⑥龍崗區民營企業商會,不僅擁有自己的特色——“家”文化,而且在企業、政府、社會當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服務、助手、公益等作用;為企業打造融資互保平臺,解決企業融資問題,也是政府的“好助手”,更是社會公益的帶頭人和示范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