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描/長按下面二維碼 |
掃描/長按下面二維碼 |
2018國考申論沖刺模擬試卷之家風政風民風
給定資料
1.前不久,一位網友發布的“為讓孩子上幼兒園,媽媽教孩子說謊”的微博引發熱議。該網友在等候幼兒園報名時聽到一對母子的對話,被當場“震驚”:“媽媽對兒子說:待會老師問你媽媽在哪里上班,你要怎么回答?孩子:教育局。媽媽:爸爸在哪里上班呢?孩子:公安局。媽媽:你給我記住了,否則報了名也沒希望!
人們質疑:“讀個幼兒園也要拼爹拼媽?”有人說,“非常理解這位媽媽,這么做無非是想讓孩子進那個幼兒園!备嗳苏J為,這樣冠冕堂皇地撒謊,會對孩子未來產生非常不好的影響。
中國社會學會家庭社會學專業委員會秘書長關穎指出,這則微博內容和眾人熱議反映出當下不良社會風氣對家庭教育和家風建設的沖擊和侵蝕。
“上學要給老師送卡,看病要給醫生包紅包,打官司要給法官送禮……如果你不照做,你的孩子可能就要受排擠,你的病可能就看不好,你的官司可能就會輸……試問,在這樣的不良世風面前,有幾個家庭還能堅守住做人做事的底線?”天津市社科院教授王來華感嘆。
西西今年12歲,是南京市某小學學生,成績優秀,家教頗嚴。進入六年級后,懵懂的他開始有點叛逆,因為父母給他定的規矩、傳輸給他的理念,與他所認識的世界逐步有了出入,他便經常與父母發生爭論。孩子的父母同樣內心糾結,因為他們信奉并努力傳教給孩子的價值觀、道德觀,經常會在社會現實面前碰壁,讓他們很難自圓其說。
“比如,教育孩子不要闖紅燈,但我們為了趕時間,經常闖紅燈,因為大家都這么做;想讓孩子學會謙讓、誠實,但現實社會總是讓老實人吃虧。還好,孩子現在基本上按照我們的要求在成長,但誰知道以后的情況呢?”西西媽媽對此很不放心。
一位家長向記者吐槽:孩子上小學二年級時,班主任給他打電話,說孩子這也不行,那也不好,弄得他和愛人非常緊張。后來有人提點:教師節快到了,很多家長都給老師送購物卡了。他這才恍然大悟,趕緊也給孩子的班主任送去購物卡。老師收下后,態度立馬一百八十度大轉彎,把他的孩子夸得跟朵花似的。
女兒正在讀小學五年級的江西省衛生系統公務員許軍感嘆:人不是生活在真空中,現在信息如此發達,社會對孩子的影響無處不在。即使家庭教育方法再好,如果孩子看到的現實是那么迥異,那他該相信父母還是自己的眼睛呢?
“在種種兩難選擇面前,不少家長最終選擇了向現實妥協,向世風低頭,這在無形中又助長了不良風氣的滋生和蔓延!敝袊鐣䦟W會副會長潘允康說。
2.不久前,網友“易小術”在微博上講述了一起實習生“拒訂盒飯”事件:在一次電視臺策劃會上,主任對一名實習生說,麻煩你開完會給大家訂盒飯,按人頭,我請客。結果該實習生認真地說,對不起,我是來實習導演的,這種事我不會做的。
這條微博被多次轉發并引起人們對90后這個群體的熱議。不少網友紛紛跟帖“吐槽”身邊的90后實習生:不懂禮貌、太自我、目的性強、不會與人相處……
不少90后也很不服氣:社會是平等的,是你們的觀念出了問題!
“這個例子不是個別現象,而是一個比較普遍的現象。”上海市社會科學院青少年研究所所長楊雄覺得,“這說明這一代人生長的環境出了問題,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都出了問題!
楊雄認為,90后之所以成為目的性很強的一代,一個重要原因在于,家庭和學校的教育都以應試為中心,過分強調競爭,為了獲得個人的成功可以不擇手段,培養出了赤裸裸的個人主義。
“他們學的東西都是直奔主題的,是可以迅速獲得回報的東西,比如外語、計算機,都很精通。而和成功、考大學、找好工作無關的東西,他們一概不學!睏钚壅f,很多90后都受過高質量的教育,但就是不懂基本禮儀,因為家里沒教過,學校也沒教過。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青年學教授黃志堅將90后性格養成的環境概括為“出身于獨生,生活于市場,長成于網絡”。他認為,90后自幼成長在4對1或6對1的家庭環境中,有著比較優裕的生活條件,生活中往往以自我為中心,習慣了家庭與社會的給予,容易忽視和別人的溝通與交流,淡漠對他人、對社會的關心和責任。因此,往往是性格獨立有余,生活獨立不足,精神的斷乳提前,生活的斷乳滯后。
在某電視臺一個心理訪談節目中,有一位單身母親帶著16歲的女兒一起生活,這個孩子全身名牌。母親節衣縮食,就為滿足孩子的物質需求。其實父母并不知道,給孩子創造過度富有的生活環境或者太快答應孩子的要求,都會讓孩子產生“有愿望就自然應該實現”等不切實際的想法,變得心靈脆弱,難以經受挫折。
六七十年代、哪怕是八十年代出生的父母,自己的童年在物質上也往往不盡如人意。他們小時候,覺得最大的快樂和幸福之一,就是偶爾得到一塊糖或者擁有一個洋娃娃。當他們有了孩子之后,覺得最愛孩子的方法,就是給他好東西,孩子想要什么就買什么,哪怕貴點也要盡量滿足。某教育專家坦言,在家庭教育中,其實物質是次要的,買東西的過程中與孩子溝通,教會他努力的過程,才是最主要的。
3.2015年3月25日,惠州市惠城區“道德講堂”講授了別開生面的一節課,周恩來侄孫女周曉瑾圍繞周恩來總理的家風家德家教,以《海棠花開——講述周總理的故事》為題,與300多名群眾一道感悟偉人的力量、道德的力量、榜樣的力量、家教的力量。據悉,惠州將繼續開展“百姓故事會·道德講堂”系列活動,吸引廣大普通群眾走上道德講堂,講述自己、他人、身邊更多優良的家德家風家教感人故事,發揮各類先進家庭典型的引領示范作用,廣泛開展文明家庭、和諧家庭、學習型家庭創建活動,結合城鄉文明建設帶動家風培育,以優良的家德家風家教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當天講堂里座無虛席,周恩來最喜歡的《洪湖水浪打浪》背景音樂緩緩傳來,幾十幅珍貴照片映入眼簾,周曉瑾就周恩來家德家風的“仁愛之德、互愛互助之德、廉潔自律之德”3個組成部分娓娓道來,以自己的親身經歷講述周恩來總理的十條家規:一是晚輩不準丟下工作專程來看望他,只能出差順路來看看;二是來者一律住國務院招待所;三是一律到食堂排隊買飯菜,有工作的自己買飯菜票,沒工作的由他代付伙食費;四是看戲以家屬身份買票入場,不得用招待券;五是不請客送禮;六是不許動用公家的汽車;七是凡個人生活上能做的事,不要別人代辦;八是生活要艱苦樸素;九是在任何場合,都不要說出與他的關系,不要炫耀自己;十是不謀私利,不搞特殊化。周總理不僅嚴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則起到模范作用以外,而且用嚴格的家德家規教育我們這些親屬后代要響應黨的號召,嚴格執行黨的方針政策,嚴格遵守黨的紀律,教育我們要服從于工作單位,作為一個普通工作人員要求自己,而不是當作親屬搞特殊。周女士講到動人之處數次落淚,全場觀眾靜心聆聽也多次感動落淚。
“今年,道德講堂要在全區各行各業實現全覆蓋!被葜菔谢莩菂^文明局局長雷吉洪說,“將把道德講堂的8個環節(自我反省、唱歌曲、學模范、誦經典、發善心、送吉祥、向‘德’字敬禮、做善事等)穿插進社區文化節的整場展演中,讓大家愛聽、愛看!
4.“勤儉為本性,忠厚能傳家!薄叭松心繕撕陀職猓宽検聵I只有努力拼搏才會到達成功的彼岸,做人要學會誠信,寬容謙讓。”“浮財不取,信結朋友,惠及鄉鄰,敬老愛幼”……
臨安,這座位于浙江西北部天目山地區的小城,與“家訓”二字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如今的天目大地之上,《錢氏家訓》已然打破地域與宗族的局限,走入尋常百姓家,立家訓、正家風的氛圍愈發濃厚。
2014年3月以來,臨安市又通過大力實施“文化禮堂育家風”活動,把家風、家訓融入文化禮堂的建設之中,既豐富了文化禮堂的精神內涵,也使好的家風、家訓得以更廣泛的傳承。
搜集和整理各家家訓,用好家訓帶動好家風,這是“文化禮堂育家風”活動的第一步。作為吳越王錢镠后裔的聚居地,上田村不僅發動干部群眾理家規、談家風、立家訓,還請來省書法協會會員以及本村20余位農民書法家為全村585戶家庭書寫家訓,這些書法作品框裱后,掛在了村民自家的客廳里。
“我們還在將這些家訓作進一步整理和編輯,已經聯系了出版社準備出版、發行!辈稍L中,正巧碰上35歲的板橋鎮黨委委員、上田村駐村干部曹華標,正拿著厚厚一疊書稿草樣準備校對。
曹華標說,去年他也參與了部分家訓的搜集和整理工作。在一個多月的走村入戶過程中,他深切感受到了好家訓的巨大能量!跋穸耆缫蝗照疹櫥疾∑拮拥摹黄泛谜煞颉X益品,還有數年來每天堅持為老公的奶奶洗腳的好媳婦紀小青,不少村民的家訓以及愛家故事讓人由衷敬佩,成為我們的學習榜樣!彼f。
5.日照市積極整合農村現有文化資源,通過有形抓手,促進優秀傳統文化在農村落地生根。利用文化站、農家書屋、電子閱覽室等文化陣地,探索建立農家圖書流通機制,鼓勵村民多讀經典好書,增強廣大農村群眾對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感和感召力。各區縣不斷豐富文化載體,改進方式方法,把傳統文化融入農民喜聞樂見的文藝形式和文藝活動中,鼓勵和引導各村的文藝愛好者通過“自創自辦、自編自演”把身邊的好人好事、傳統典范說唱表現出來。注重家教、家風、家訓建設,先后多次邀請書法名家開展家訓進廳堂書法活動,免費給村民書寫家訓,受到群眾歡迎。村民們紛紛行動起來,尋家風、曬家訓,強化了道德感,匯聚了崇德向善的正能量。
為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進家庭文化建設,一年來,日照市嵐山區文明辦、區婦聯在全區組織開展了尋找“最美家庭”活動暨“五好文明家庭”、“好婆婆”、“好媳婦”評選活動。
活動開展以來,各鄉鎮街道、各單位廣泛開展契合家庭需求、群眾喜聞樂見的尋找、評選活動,深入挖掘、宣傳先進典型的感人事跡,廣大家庭積極參與,努力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大力弘揚家庭美德,為建設文明嵐山做出了積極貢獻。經過層層評選推薦,決定授予王桂玲家庭等10戶家庭嵐山區“最美家庭”稱號。
為了進一步深化“曬家風亮家訓 我愛我家”這一主題,通過家風家訓進農村(社區)、進機關、進學校、進企業的“四進”活動,組織動員廣大干部群眾在各自領域曬家風、亮家訓,爭做“最美家庭”。4月29日下午,區文明委領導分別帶隊到部分“最美家庭”家中進行走訪慰問,并送上寫有“夫妻愛敬齊眉”等字樣的家風家訓牌匾。
“最美家庭”在接受牌匾后,紛紛表示,將繼續發揚中華優秀傳統美德,傳承好家風、好家訓,并帶動身邊家庭共同建設幸福文明新家園。
6.2014年12月10日,河北省廊坊市中級人民法院對劉鐵男受賄案作出一審判決,對劉鐵男以受賄罪判處無期徒刑。在整個審判過程中,劉鐵男情緒嚴重失控,聲淚俱下懺悔自己害了兒子。據檢方信息,劉鐵男之子劉德成21歲的時候,就擁有了一輛30多萬元的轎車;22歲時,就有人把750萬元匯入到他的賬戶;在23歲到25歲的時候,他已經成為千萬元戶;而在2007到2011年這幾年的時間,他沒有上班,卻掛名領取薪金121萬元。沒有父親劉鐵男的“扶持”與“關照”,劉德成很難做到這一切。
2014年11月22日,浙江省溫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對瑞安市原副市長馮康銳等5人貪污案進行審判。馮康銳和兩個兒子馮熠、馮燏等人,合謀侵吞國有資產金額高達3487萬余元。馮康銳犯貪污罪,被判處無期徒刑,馮熠等人也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
河北省人大常委會原主任程維高揚言:“我在官場已經得到這個地位,我兒子在商場能取得很大成功,也是光宗耀祖。”他包庇、縱容兒子程慕陽利用其職務影響進行違法犯罪活動。
安徽省宿州市國土資源局原局長張治淮、宿州市國土資源局經濟技術開發區分局原局長張冬,父子倆都是“土地爺”,供職同一系統還都大權在握,兩人受賄數額超過兩千萬元。
從近年來查處的一些案件看,出問題的干部普遍家風不正、家教不嚴,家屬親屬相互影響、惡性循環,形成了家族式窩案、家族式腐敗。家族式腐敗,實質是以親緣關系為紐帶,以利益為推手,夫妻、父子、七大姑、八大姨齊上陣,臺前幕后分工合作,極盡貪腐之能事,形成了一個共腐關系圈。
2015年兩會上,反思腐敗背后的家風問題,認為反腐敗就要正家風、嚴家教,把好防腐拒變的大門,已經成為代表委員們的普遍共識。前不久,媒體披露,全國政協原副主席、原江西省委書記蘇榮本人懺悔,家就是權錢交易所,他本人就是權錢交易所所長,不僅全家老小參與腐敗,也帶壞了干部隊伍、敗壞了社會風氣、損壞了政治生態!叭腋钡奶K榮,一時成為家風不正、家族腐化的突出反面典型。
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不論時代發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這對各級干部來說,顯得更為重要。領導干部不同于普通公民,他們手中握有權力、能夠調配資源,受到的各種誘惑乃至“圍獵”是一般人不可想象的。領導干部的家風,不是個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干部作風的重要表現!耙蝗瞬涣,全家不圓”,如果搞“全家腐”,其結果必定是“全家覆”。在反腐高壓態勢下,紀檢部門對這類毒瘤更會堅持零容忍態度,堅決加以遏制。全面從嚴治黨,必須管好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家風不嚴、后院失守的諸多教訓,則警示我們,從嚴治吏必須抓緊抓好家風建設。
2015年6月13日,是陳云同志誕辰110周年紀念日。為紀念陳云同志誕辰,中央文獻研究室第三編研部、陳云紀念館、浙江出版聯合集團及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共同編寫、出版《陳云家風》一書。該書依據多年來對陳云同志夫人、子女、孫輩,以及身邊工作人員的采訪資料整理編輯而成,其中不少內容是首次公開發表。
陳云是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和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的重要成員,他不僅廉潔自律,還十分重視樹立良好的家風。陳云曾指出:“希望所有黨的高級領導人員,在教育好子女的問題上,給全黨帶好頭。決不允許他們依仗親屬關系,謀權謀利,成為特殊人物。”諄諄教誨,振聾發聵。
此前,上海市委根據中央精神,主動提出進一步規范領導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經商辦企業管理的意見,這無疑是治理“家族式腐敗”的一劑猛藥?傊,只有不斷完善各項制度,加大執行和問責力度,讓公眾充分參與監督,才能構筑起防止干部及其家屬貪腐的防火墻,為凈化干部家風和政治生態打下堅實基礎。
7.吃虧是福。這是央視《新聞聯播》“新春走基層”推出的系列調查節目“家風是什么”一位廣州企業主對記者的回答。
家風,又稱門風,是一個家庭或家族多年來形成的傳統風氣、風格和風尚,承載著一個家庭或家族的生活方式、生活態度、文化氛圍、理念、價值觀和人生觀等,這些建構成一個家庭或家族獨特的特色。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千千萬萬的“家風”構成社會風氣,正是以優良家風的傳承為契機,良好道德品質才能源遠流長,倘若每個家庭都重視良好家風的養成、傳承,社會正氣之風便會日趨強盛,彼時“路不拾遺,夜不閉戶”也不會僅僅出現在書籍的記載里。
“南京彭宇案”所展示的現實困境,給許多樂于助人者提出了新的社會課題:當維持正常的道德水平成本太高時,有多少人愿意承擔救人扶人的風險?央視春晚小品《扶不扶》折射當下我們面對的道德困局:《扶不扶》已非簡單的良知堅守問題,它衍生出的是一個關于救人經濟學和救人社會學的命題。
“家風是什么”旨在要扶起摔倒的道德,使“彭宇們”重新建立“好人好報”的信念,使“認認真真做事,踏踏實實做人”者獲得基本的心理安全。在全社會都在熱議于道德、焦慮于價值觀、倡導正能量的今天,或許,我們可以從家訓、家風中起步,純凈我們的心靈,涵養社會的風氣。
8.“愛情這杯酒,誰喝都得醉,不要說你錯,不要說我對……”2015年6月18日,《古村女人》主題曲《愛情這杯酒,誰喝都會醉》的優美歌聲回蕩在安義古村。原來,電視劇《古村女人》部分贛籍演員重回5年前的拍攝地安義古村,齊聚一堂話“興家風淳民風正社風”。
“回家的感覺真好!碑斕欤輪T們走進古村,感受到了一種安靜平和的氣息,坐在門口剝花生的老人,路邊洗衣服的女人,牽著牛的老爺爺,無不透出純樸的感覺,大家紛紛拍照留念。
演員吳麗穎在劇中扮演“茶花”一角,對于這部電視劇,吳麗穎表示最大的感受就是通過電視劇學到了“茶花”身上善良的品質。“我所扮演的角色對老公很寬容,與婆婆的關系也非常好,鄰居們有困難都會熱心幫助。”吳麗穎介紹,“茶花”雖然一生命運多舛,但她總是與人為善,與婆婆也相處得非常好,面對誤解時她總是用愛去化解。“只有家風好了,社會風氣才會好。”
談到《古村女人》的影響,特意從北京趕來的劇中“大頭”的扮演者熊思銘表示,拍戲時,就被古村人團結互助的精神所感動。“村民之間的關系非常淳樸,大家有什么困難都會相互幫助!毙芩笺懻f,在開展“三風”活動中,希望每個人能從自己做起,用自己的行動去教育好孩子,同時對身邊的人要有一顆感恩寬容的心,這樣整個社會的風氣才會好。
9.中國自古就是一個重視教育的國度,《禮記·學記》說:“建國君民,教學為先!本褪菍逃牡匚坏淖詈帽硎。
古代教育包括兩大塊,一是社會教育,二是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由政府負責,首都有國學(后來稱國子監),鄉有鄉校,州有州學,猶如網絡遍布天下,負責對從基層選拔上來的精英進行經典教育。家庭教育是由民眾自我完成的教育方式。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只有每個細胞都健康,社會肌體才會正常。治國平天下,必須從家庭做起。
父母生育了孩子,除了從生活上撫養他們長大成人,還應該對他們的人生道路負責,這就需要教育!度纸洝氛f:“養不教,父之過。”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對子女影響最大的老師。
到了南北朝時期,出現了我國第一部家庭教育的專著《顏氏家訓》。作者顏之推是孔子高足顏淵的后代,身逢亂世,“三為亡國之人”,備受艱辛。他親眼目睹許多家庭一夜暴興、一朝暴亡、大起大落的場景,深感有責任為家族垂范立訓,“整齊門內,提撕子孫”,于是結合自己的生平見聞,講論治家、為人、治學之道,詳細談及家庭中不同角色如何立身行事、和睦相處,使《顏氏家訓》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成為中國的“家訓之祖”。此后,各種家訓猶如雨后春筍,比較出名的有《朱柏廬治家格言》、司馬光的《家范》和《書儀》、朱熹的《朱子家訓》,等等。這些“家訓”,沒有空話廢話,即使是文化程度不高的家庭,也多能背誦若干名言警句,作為人生秉持的原則。
家風家訓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奇葩。家訓是民間自發出現、又根植于民間,以儒家的仁義禮智作為思想核心,以修身做人作為立身之本,將與人為善、勤儉持家作為基本美德,以自我教育為主要形式,經過數代傳承,即可形成優良的門風。家教不好、家風不正的家庭,會受到四鄰八舍的輕視,甚至連媳婦都找不到。
魯迅先生曾在《我們怎樣教育兒童》中說過:“倘有人作一部歷史,將中國歷代教育兒童的方法、用書,作一個明確的記錄,給人明白我們的古人以至我們,是怎樣的被熏陶下來的,則其功德,當不在禹下!
源遠流長的中國家訓文化是中華傳統美德寶庫中的瑰寶,對其傳承發展有助于打通核心價值觀通向普通百姓日常生活的心靈之路。近年極力倡導建立中國家訓學的江蘇師范大學倫理學與德育研究中心主任陳延斌認為,傳統家訓雖不再是“篇篇藥石,言言龜鑒”,但總體上仍不失為先人們留下的一筆豐厚的歷史文化遺產尤其是倫理文化遺產,其久經淬煉而蘊含的忠、孝、仁、義、勤、信、廉、恥等倫理精神,與今天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契合之處。
作答要求
一、當下不良社會風氣嚴重沖擊和侵蝕了家庭教育和家風建設。請根據“給定資料1、2”,概括其集中體現在哪幾個方面。(10分)
要求:全面準確,分條歸納。不超過200字。
二、“給定資料3~5”講述了我國部分地區傳承家風家教的一些成功做法。如果你是某省文明辦的負責人,概括從中可以獲得哪些啟示。(15分)
要求:全面、準確。不超過300字。
三、請根據“給定資料6”,談談對“把好反腐大門必須正家風”這句話的認識。(15分)
要求:觀點明確,分析透徹,條理清晰。不超過300字。
四、某地方報紙根據“給定資料7~9”的內容作了一版關于“家風”的專欄,請你以“延續家風文化,涵養社會風氣”為題,為這個專欄寫一篇評論。(20分)
要求:
(1)觀點明確,簡明深刻;
(2)緊扣材料,重點突出;
(3)語言流暢,有邏輯性;
(4)不超過450字。
五、“給定資料6”畫線部分寫道:“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不論時代發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闭埥Y合你對這句話的思考和全部給定資料,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40分)
要求:
(1)自選角度,見解深刻
(2)參考“給定資料”,但不拘泥于“給定資料”;
(3)思路清晰,語言流暢;
(4)總字數1000~1200字。
2018國考申論沖刺模擬試卷之家風民風政風參考答案
一、當下不良社會風氣嚴重沖擊和侵蝕了家庭教育和家風建設。請根據“給定資料1、2”,概括其集中體現在哪幾個方面。(10分)
要求:全面準確,分條歸納。不超過200字。
【參考答案】
當前不良世風影響家風集中體現如下:一是重關系輕規則。目前一些地方的社會風氣是特權當道,潛規則盛行而缺乏規則意識,生活中處處找關系,人人都在被特權壓抑和控制;二是重個人輕集體。當前由于家庭、學校、社會教育的缺失,孩子個人主義膨脹,一些人變得越來越自我,凸顯出利己主義,不能很好融入社會;三是重物質輕精神。在父母對孩子的教育上,總是盡力滿足孩子的物質需求,卻常常忽略孩子的精神世界。(計空格191字)
二、“給定資料3~5”講述了我國部分地區傳承家風家教的一些成功做法。如果你是某省文明辦的負責人,概括從中可以獲得哪些啟示。(15分)
要求:全面、準確。不超過300字。
【參考答案】
從我國部分地區傳承家風家教的一些成功做法獲得的啟示如下:一、開展道德大講堂培育良好家風。通過講述優良家德家風家教的感人故事,發揮各類先進家庭典型的引領示范作用,培育良好家風。二、做好家風家訓的搜集整理工作。搜集和整理各家家訓,用好家訓帶動好家風。三、整合農村現有文化資源學習傳統文化。利用文化陣地鼓勵村民多讀經典好書,增強廣大農村群眾對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感和感召力。四、舉辦豐富多彩的文藝活動。通過農民喜聞樂見的文藝形式宣傳良好家風家訓,匯聚崇德向善的正能量。五、開展“最美家庭”評選表彰活動。深入挖掘、宣傳先進典型的感人事跡,大力弘揚家庭美德,傳承好家風、好家訓。(計空格285字)
三、請根據“給定資料6”,談談對“把好反腐大門必須正家風”這句話的認識。(15分)
要求:觀點明確,分析透徹,條理清晰。不超過300字。
【參考答案】
反腐敗就要正家風、嚴家教,把好防腐拒變的大門。
領導干部不同于普通公民,他們手中握有權力、能夠調配資源。領導干部的家風,不是個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干部作風的重要表現。從諸多案例看,不少官員的腐敗都是家族式腐敗,以親緣關系為紐帶,以利益為推手,形成共腐關系圈;家就是權錢交易所,全家老小參與腐敗,會帶壞干部隊伍、敗壞社會風氣、損壞政治生態。
因此,全面從嚴治黨,從嚴治吏必須抓緊抓好家風建設。一方面,加強思想教育,涵養崇尚廉潔、遵紀守法的家庭文化。另一方面,則需要加強制度建設,加大執行和問責力度,讓公眾充分參與監督,為凈化干部家風和政治生態打下堅實基礎。(計空格284字)
四、某地方報紙根據“給定資料7~9”的內容作了一版關于“家風”的專欄,請你以“延續家風文化,涵養社會風氣”為題,為這個專欄寫一篇評論。(20分)
要求:
(1)觀點明確,簡明深刻;
(2)緊扣材料,重點突出;
(3)語言流暢,有邏輯性;
(4)不超過400字。
【參考答案】
延續家風文化 涵養社會風氣
家風,又稱門風,是一個家庭或家族多年來形成的傳統風氣、風格和風尚,承載著一個家庭或家族的生活方式、生活態度、文化氛圍、理念、價值觀和人生觀等,這些建構成一個家庭或家族獨特的特色。
家風家訓是我國傳統文化中的奇葩,我國自古以來就有重視家庭教育的優良傳統,家風家訓盛行。傳承發展家風文化,有助于打通核心價值觀通向普通百姓日常生活的心靈之路。良好的家風家訓,有利于傳遞社會道德正能量,重構社會道德,減少大量惡性事件的發生;良好的家風家訓,有利于形成淳樸的民風,構建和諧的家庭倫理,融洽的鄰里關系,維護社會穩定,進而進一步涵養社會風氣。
因此,必須從傳統文化中汲取精華,以儒家的仁義禮智信作為思想核心,弘揚傳統美德;此外,每個人都應從自己做起,團結互助、與人為善、懂得感恩、學會寬容,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教育好孩子。讓我們從家訓、家風中起步,純凈我們的心靈,涵養社會的風氣。(計空格420字)
五、“給定資料6”畫線部分寫道:“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不論時代發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請結合你對這句話的思考和全部給定資料的理解,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40分)
要求:
(1)自選角度,見解深刻
(2)參考“給定資料”,但不拘泥于“給定資料”;
(3)思路清晰,語言流暢;
(4)總字數1000~1200字。
【參考例文】
家風正 民風淳 政風清
孟子云,“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禮!奔绎L是一個家庭的精神內核,也是一個社會的價值縮影,F代社會急速變遷,人們的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正面臨著巨大沖擊和嬗變,但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不論時代發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千千萬萬個家庭的家風好,民風才能淳樸,政風才能清明,社會風氣好才有基礎,社會文明進步也才有不竭動力。
家風正則民風淳。家風相連成民風,民風相融匯國風。家風起自家庭立足于家庭,其作用可以對社會的進步、人性的升華、民族的凝聚、文明的拓展,都產生巨大而深刻影響的。一個人在家孝順父母,品行端正,言有信,行必果,必然家風正、行為端,走上工作崗位也往往會盡職盡責。家風不正,難出好苗。今天的中國,經濟總量已位于世界第二位,經濟實力、科技實力不斷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會保障能力不斷提高,綜合國力、國際競爭力、國際影響力顯著增長,這些都離不開每一個家庭的貢獻和付出。有良好家風的社會,必定是一個健康向上、文明進步的社會。
家風正則政風清。好家風是陽光,呵護幼樹可參天;壞家風是惡土,好種也會長歪苗。從近年來曝光的腐敗案件看,不少“老虎”“蒼蠅”的背后,都呈現出家庭式甚至家族式貪腐的特征,一查就是一串,一抓就是一窩。劉鐵男是“老子辦事,兒子收錢”,蘇榮是“一人當官全家涉腐,一人落馬牽出全家”。這也從反面告誡我們,領導干部的家風,不是個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關系到能否守住清正廉潔的大事。周恩來為家人立下“十條家規”,不但子孫為之自豪,世人也為之敬仰。良好的家教家風,正是中國共產黨立黨為公、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本質的體現!靶闹杏悬h、心中有民、心中有責、心中有戒”,最能從家教家風這個側面反映出來。
國如車,家是輪。傳承好的家風,必然能影響、促進形成好的政風和社會風氣。家和萬事興,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家有一老如獲至寶……這些傳統文化的精髓是中華民族綿延不息的重要軟實力,也是五千年中華文明璀璨不絕的基本基因。涵養好的時代家風,必須從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寶庫中采擷精華,攝取甘霖,讓千千萬萬家庭成為國家發展、民族進步、社會和諧的重要基點,讓政風清明、民風清美,全社會共同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和社會環境。(計空格1002字)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