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模擬題 |
第 2 頁:答案 |
給定材料:
材料一:“‘能吃藥不打針,能打針不輸液’的世界衛生組織用藥原則是有道理的。”李文松表示,輸液過程的所有環節幾乎都存在風險,除了可能帶來諸多藥品不良反應和配伍禁忌之外,對于病人而言,醫務人員的穿刺、滴速操作,輸液器及注射器的質量,均可能導致嚴重后果。而之所以各大醫院對輸液特別“青睞”,主要還是“以藥養醫”的機制在作祟。
社科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助理研究員陳秋霖認為,過度醫療存在的核心因素是體制因素,現在的醫院并不是真正的公立醫院或者非盈利性醫院。雖然是公立醫院,但它實際上要自負盈虧、自我發展,那么醫生也是要通過服務量來獲得收入。
材料二:蘭易是川內一家經濟強縣醫院主力科室醫生,但是縣醫院的平均收入并不太高,對于想追求更好生活的蘭易,在合理范圍內的更多檢查和合適的用藥,成為了她另外的收入。在與記者閑談中,蘭易指著她辦公室內從德國進口來的檢測儀器表示,這臺機器花費了醫院十幾萬元,但“它從買回來開始其實就已經開始折舊了,每隔一段時間生產公司還要進行維護,如果機器在保修期之外出現任何問題也要進行有償的維修,這一切都是費用,所以醫院都在盡可能使用這些高級設備,產生最多的經濟效應”。
最多經濟效應的背后,就是醫生在可控范圍內更多的檢查。
材料三:目前,我國尚無國家層面統一的住院醫師培訓、考核、準入標準,更無統一的專科醫師考核準入制度。國內醫學院畢業生大多在工作單位以工作的形式完成住院醫師培訓,導致培訓水平參差不齊。
當前醫院給病人輸液的目的主要在于聯合用藥,很多醫院的輸液與藥品回扣和獎金提成直接相關。對醫生而言,現在輸液已很少是單純輸鹽水和糖水,大都跟其他藥物聯合使用,像大劑量地使用頭孢等抗生素,而這些藥品的回扣往往很高。比如某些出廠價僅有幾毛錢的藥劑,最后在醫院里會高達十二三元,這中間翻了十多倍的差價就分別被醫藥代表、醫院和醫生等蠶食。面對高額的回扣,不僅醫生,很多護士也希望醫生多開輸液,有的甚至為了讓醫生多開輸液而私下給醫生好處。
請你結合給定資料,試分析“過度醫療”產生的原因。
要求:內容全面、概括準確、簡明扼要。
相關推薦:
2019公務員時事政治熱點匯總 | 公務員考試經驗 | 面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