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責編:wyat
看了本文的網友還看了學歷| 高考 中考 考研 自考 成考 外語| 四六級 職稱英語 商務英語 公共英語 資格| 公務員 報關員 銀行 證券 司法 導游 教師 計算機| 等考 軟考
工程|一建 二建 造價師 監理師 咨詢師 安全師 結構師 估價師 造價員 會計| 會計證 會計職稱 注會 經濟師 稅務師 醫學| 衛生資格 醫師 藥師 [更多]
“如果公車有了明顯標識,在那些公車不該出現的場合地方,還有多少人敢于以身試法?”葉青問。
一些專家認為,治理愈演愈烈的車輪腐敗,必須依靠“監管+改革”雙管齊下,不僅要內部監督,還要引入外部監督、輿論監督、公眾監督和網絡監督等。同時還必須將公車配備使用情況納入政務公開。
“當前,要以公眾監督為突破口,還要配套相關管理制度規范。只有將公車管理納入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軌道,才能從根本上遏制公車私用,將公車消費關進‘制度的籠子’。”浙江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范柏乃說。他認為,監督“公車私用”既要探索新辦法,也要增強攻堅克難的決心和勇氣。
對于公車超標、私用等違規現象,公眾呼吁必須加大問責力度。今年1月9日,廣州市蘿崗工商分局工作人員違規使用公車。被市民發現舉報后,該部門除了通報批評外,僅讓當事人補交了119元使用費。
監督“公車私用”7年多的廣州市民區少坤說,這些年監督舉報“公車私用”,得到的答復基本是通告批評、停職檢查,或讓當事人補交使用費。懲處力度普遍很輕。他建議,加大“公車私用”問責力度已經迫在眉睫,這不僅會起到震懾作用,更能展示政府主動接受監督的誠意。
葉青表示,除了提高監督和懲處力度外,也要最大限度減少公車保有量。在韓國首爾、中國香港等地,由于公車數量少,基本不存在監督難的問題,因為一開出門所有人都知道公車出行,自然不敢私用濫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