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責編:zhangguojuan
看了本文的網友還看了學歷中考高考考研專升本自考成考工程 一建二建一造二造一消二消安全會計經濟師初級會計中級會計注會資格公務員教師人力社工
醫學藥師醫師護士初級護師主管護師衛生資格臨床
臨床助理
中醫
中醫助理
口腔醫師
金融基金證券銀行期貨外語四六級計算機等考軟考
隨著工業化進程的加速推進,我國傳統村落正面臨消亡。據悉,納入中國村落文化研究中心考察范圍的湖南傳統村落2002年有2797個,到2012年只剩下863個,差不多每兩天消失一個。湖南省政協委員胡彬彬日前在湖南舉行的“兩會”上呼吁,保護與搶救傳統村落文化刻不容緩。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抹難忘的鄉愁。而這鄉愁大多與鄉土有關:或是村頭裊裊的炊煙,或是老宅嬉戲的身影,或是風花雪月的記憶。傳統村落文化正是這鄉愁的載體,她刻畫著中華民族文化的歷史信息,更是燦爛的中華文明的“實證”與“活證”。而傳統村落消亡,不僅將失掉歷史文化,還會讓“鄉愁”無處寄托。
一些地方政府官員認為,“建新農村就得拆老房子”,新農村建設就是“掀翻石板路,修筑水泥路”,就是“拆掉木頭青磚老院子,蓋起鋼筋水泥新房子”。一些地方大拆大建,一棟棟新式“洋樓”取代了一座座傳統民居,傳統村落的地域和文化氛圍日漸遠去。
老宅見證一代代中國人厚重的歷史,傳統村落文化與民族歷史文化唇齒相依。城鄉一體化發展,應盡可能在原有村莊形態上改善居民條件,讓鄉民情感有承載依托,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到水、記得住鄉愁”。
保護與搶救傳統村落文化的當務之急是應該出臺法規,將傳統村落及其文化的保護納入法制化、規范化軌道,合理開發,科學保護,嚴禁濫用旅游開發名義破壞傳統村落原有的生態、景觀、環境、建筑。同時,打破行業壟斷,調整現行文物古建筑維修資質資格準入制度,充分利用傳統民間建筑的維修工藝和技術力量,切實尊重村民權益。、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