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稱,在中國,2014年過年期間,許多民眾在網上分享他們如何為不同晚輩、長輩和朋友決定紅包金額。一些人還區分親友的孩子及官員的孩子,前者一兩百元人民幣即可,后者得至少在后面加個零。事實上,不少人多年來為了討好上司或官員而派大紅包,但有媒體宣稱情況似乎在2014年有所改變。
新加坡《聯合早報》2月13日援引《廣州日報》的報道稱,中共總書記習近平領導的中央政治局為改進作風及反腐倡廉而在2012年年底出臺的“八項規定”,已促使不論是南方還是北方的民眾在2014年封紅包時更重意頭而非數額。并且直言,2014年春節的紅包“返璞歸真,沒了以公謀私的變味紅包,少了高達百萬的炫富紅包”。
據《北京晚報》披露,“八項規定”在2014年還導致一些“官二代”的紅包縮水。該報采訪的一名“官爸爸”表示,因擔心有人利用9歲的女兒行賄,便在春節前與孩子簽下“廉潔協議”,不準孩子收紅包。但孩子認為這個協定使她損失不少錢,竟要求父母“賠錢”予以補償。另有一名高二生甚至埋怨父親當官“當得窩囊”,收點壓歲錢都要被人管,為此要求父母每天給他100元人民幣的零用錢以彌補損失。
北京市中小學心理咨詢中心的教師稱,像這類因紅包收入銳減而引起的家庭“紅包糾紛”,“從小學到高中的孩子都有”。
報道稱,部分“官二代”針對紅包縮水所作出的反應招致非議之余,其實恰恰從側面折射出人們借孩子名義給官員送紅包的舉動,在“八項規定”推出之前已經是一個極具普遍性、長期性及隱蔽性的問題。
即便是“八項規定”推出之后,今年仍然不乏給“官二代”送紅包討好“官爸爸”、“官媽媽”的案例。
《新京報》近日一針對北京90名10歲至13歲孩子所展開的調查也發現,父母為公務員的孩子壓歲錢平均水平最高,有18個孩子共收到10.41萬元人民幣,平均約為5783元,比整體平均的4867元高出近1000元。其中,有兩名來自公務員家庭的孩子今年各收到兩萬元的壓歲錢,是所有孩子中“收入”最高的。
調查結果也顯示,與2013年相比,公務員家庭2014年的人均壓歲錢上漲了4%,凸顯出“八項規定”出臺后,越來越多人不方便明著給官員送禮,只好暗地里轉向“官二代”派發紅包的現象。
報道稱,過年給“官二代”送紅包,“八項規定”并沒有觸及,加上送紅包是傳遞祝福的節日禮儀,實在難以明禁或規范,因此成了不少人巴結官員的“突破口”,預計將為中共高層近來雷厲風行的反腐工作增添新的考驗。“官二代”的春節紅包日后會否成為公務員灰色收入的來源,甚至成為滋生腐敗的另一溫床,值得觀察。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