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5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會議內容之一是決定進一步提高重點高校招收農村學生比例,將今年新增的本科招生計劃主要用于中西部省份,擴大農村貧困地區定向招生專項計劃。多措并舉,使更多優質高等教育資源惠及農家子弟。(摘自5月16日中國政府網)針對這一政策你怎么看?
【解析】
近年來,高校擴招讓上大學變得容易。然而,由于城鄉差距,教學資源分配不公,對于廣大農村學子來說,跨進大學尤其是知名高校的大門依然很難。據調查顯示,像北京大學這種高等學府,在2011年農村生源已經從上世紀90年代的三成下降到了一成。像北大這類名校都出現過這種現象,農村生源大大銳減。
大學里農村學子的減少,因素很多。首先,近年來推出的校長推薦制、高校自主招生、名校聯合招考等高考改革舉措中,農村學子都處于“邊緣化”;其次,上大學花費高,且由于畢業后又存在就業難等問題,導致很多農村出現“因教致貧”或者“因教返貧”的現象,這讓不少農村學子忍痛放棄高考;最后,由于教育資源的分配不均衡,農村的教師水平以及基礎設施比城市差距較大,致使農村的學子學習水平以及能力比城市的學子稍顯差距。
在這種背景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5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會議內容之一是決定進一步提高重點高校招收農村學生比例,將今年新增的本科招生計劃主要用于中西部省份,擴大農村貧困地區定向招生專項計劃。多措并舉,使更多優質高等教育資源惠及農家子弟。
國家這個政策的提出有利于擴大農村學子上學比例,享受高等教育,讓更多的農村孩子看到希望,有利于促進社會公正,使得所有人都能懷有一個“中國夢”,只要努力向上,不論是“X二代”,都有平等的機會和上升的空間,都可以憑借自身的才華和拼搏,改變命運,實現自己心中的“中國夢”,實現讓公平從“起跑線”開始,這也是“草根群體”心中的夢想。
當然,讓更多的農村學子上大學,上重點大學,不僅僅需要國家的政策優惠,還需要其他舉措共同進行。第一,減輕學生上學負擔。中國社科院發布的 《2012社會保障綠皮書》顯示,1989年至今大學學費增長了25倍,現在供養一個大學生需一個城鎮居民4.2年純收入,需要農民13.6年純收入。這樣的支出,不僅是農村家庭,包括城市低收入家庭,也難以承受。第二,從制度上遏制職場的“拼爹游戲”,構建一個不讓德才兼備者望“爹”而興嘆的機制,獲得平等的機會。
相信通過以上措施,多管齊下,多措并舉,一定會創造一個良好的社會大環境,農村孩子就不僅能看到希望,而且憑借自身的才華和拼搏改變命運,實現自己心中的“中國夢”!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