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擬題:
1、根據給定資料,分析“富豪相親會”產生的原因。
要求:分析恰當透徹,表達簡潔明了,不超過250字。
解題思路:通過對材料的分析,我們發現和“富豪相親會”相關的主體較多,有相關企業媒體、富豪、女青年、社會大眾等,所以可以用主體分析法來解答這道題。要注意分析透徹,認識到其產生的根本原因在于社會價值取向的物質化。
參考答案:根本原因:社會價值取向的物質化、社會資源不合理分配
直接原因:富豪:對自身財富的炫耀,缺乏社會責任感,道德缺失,品位低俗。
女青年:拜金思想濃厚,貪圖安逸享樂,不愿意奮斗,婚戀觀錯位。
相關企業、媒體:受利益驅使進行虛假宣傳和炒作,道德缺失,利用女青年的拜金思想和社會大眾的關注為自身獲得關注。
社會大眾:社會價值取向日益物質化,人們婚戀觀和價值觀錯位;我國婚前教育不足,相關宣傳不到位;
2、材料中反映的問題需要妥善處理,請給出相關對策。
要求:對策具有針對性,切實可行,字數不超過400字。
解題思路:根據第一題找到的問題存在的原因,可以針對原因(即深層次問題)給出相應對策,注意對策要切實可行,詳細具體,可以從富豪、女青年、相關企業媒體、社會大眾等方面入手,需要考生對問題有一定研究,并具備解決問題的能力。
參考答案:1、有關單位對“富豪相親會”展開調查,對虛假宣傳炒作、違法等行為予以嚴懲,并召開媒體招待會等,對有關情況予以曝光,引起大眾的警惕。
2、在社會上宣傳正確的婚戀觀和價值觀。可以通過媒體播放公益廣告、開展公益講座等形式。
3、學校、家長要從小對學生加強金錢觀方面的教育,使孩子從小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長大后不至于走向歧途。
4、加強對婚戀網站、婚戀公司等的監管,發現有靠金錢牽紅線等的行為要嚴肅處理。
5、促進社會資源的合理分配,減少貧富差距。
3、資料5中提到了部分女孩對“富豪相親會”的看法,其中一位反問記者“你不愛錢嗎?”請對她的觀點進行分析,并表明自己的態度。
要求:觀點明確,分析透徹,準確簡明,字數不超過250字。
解題思路:考生回答觀點評價題要注意先表達自己對此觀點的看法,一般是辯證的居多。接下來給出理由,從正反兩方面進行分析,最后根據情況趨利避害,給出對策。
參考答案:這個女孩的觀點認為相親為了錢是是片面的,偏頗的。雖然每個人都離不開錢,也都需要錢,但獲得錢的途徑必須是正當的。材料中女孩想通過相親嫁給富豪,從而使自己有錢的途徑是錯誤的。在這種情況下相親后很少有真正的愛情和婚姻,一般是富豪看上了女孩的青春美貌,女孩看上了富豪的金錢,長久下去必定會出現問題,所以絕不是獲得金錢的正路。女孩要想富裕還是要自己努力,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憑借自己的能力掙錢,找到合適的伴侶,才會生活美滿。
4、根據給定資料,以“富豪相親會”為話題,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
要求:思想深刻,觀點鮮明,結構完整,語言流暢。
解題思路:給定資料是圍繞“富豪相親會”這一問題展開的,文章也可以先從問題的現象入手,提出問題后分析原因,進而給出對策。文章主體可以分析原因為主,也可以解決問題為主。因為材料比較貼近生活,所以文章也要比較“接地氣”,可以結合相關熱點深入展開論證,如道德、社會分配不公平等。
范文:
當反思“富豪相親會”背后的社會道德危機
縱觀近年來方興未艾、高潮迭起的富豪征婚潮,其中婚姻愛情的因子逐漸弱化,炫富作秀乃至低級惡俗的味道日趨濃重。富豪相親已演變成了高調、公開的婚姻物化行為——富豪相的是美貌,美女相的是財富。男方似乎在挑選“意中人”,實則已淪為“買色”;女方則好像是“婚姻自主”,本質是受制于“拜金”。
林林總總的富豪相親會,早已異化成“燒錢游戲”和“富人炫耀”,居高不下的報名費,形形怪怪的各種條件,“上得廳堂,入得廚房,懂得交際,善于溝通”等近于完美的標準,相親會已然變成了展示“高貴”與“品位”的平臺,你情我愿之下讓“相親”變得俗不可耐。
明明是沖著“富翁”而去,卻還要求對方“不太愛錢”,裝清純、玩純真,誰來陪你玩?誰還愿花出大價值,不惜參加所謂的淑女班?要知道,成都舉辦嫁千萬富翁培訓班,光報名費就達萬元。當人把前途與命運,都維系于嫁入豪門之后,不能不說這已經將“只做二奶,不嫁窮人”的價值觀演化到了極致。
不得不說,在“郎財女貌”、“干得好不如嫁得好”思想泛濫化、庸俗化的當下,不少女性有著較深的貪圖享受、不勞而獲等想法,而本應以感情為基礎的婚戀觀,一旦全盤交由金錢去考量,則預示著潛在的道德危機。美國曾有一檔名為《誰想嫁給百萬富翁》的相親節目,因為傳遞了拜金主義的婚戀觀,播出后受到社會普遍指責,僅播出一集就被取消了。確實,即便是在十分注重個人婚戀自由的美國,社會輿論也從不放棄這樣的堅持:一個社會所尊崇的基本道德價值,絕不能為拜金主義所侵蝕——正面張揚橫流的物欲,實質意味著公正與美德的淪喪。
當然,如果說富豪相親鬧劇之所以層出不窮,一方面在于拜金女的婚戀觀、價值觀扭曲,另一方則折射出了社會資源的不合理分配。學者鄧聿文對于這種現象就有深刻論述:金錢對美色的消費,實際就是贏家通吃——任何個體、群體或地區,一旦在某個方面(如金錢、名譽、地位等)獲得成功和進步,就會產生一種積累優勢,就會有更多的機會取得更大的成功和進步。這種“馬太效應”,即常說的“贏家通吃”。
財富可以買到某些權力,買到榮譽,買到地位,自然也就可買到美色--富豪們因為有錢,可以隨意動用整形醫生,甚至動用測謊儀,以借此發掘到自己真正想要的美女,這種相親過程本身就體現出了“贏者通吃”。因此,千萬不能把富豪們動用整形醫生、甚至測謊儀來相親當做一個花邊新聞來看,當富豪們憑著自己的金錢資源,肆無忌憚第動用常人所無法想象的資源,去像古代“選妃”一樣獵物美色,我們必須看到其中蘊涵的社會不平等及其帶來的后果,并做出反思。
----央視網評論員 2013年07月26日 2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