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記者在黑龍江省綏化市舉辦的一次農業科技大集上,目睹了令人啼笑皆非的一幕:農田里10多個大型彩氣球迎風飄揚,各級干部紛紛登場講話,大夸特夸舉辦科技大集的重要性和意義,耗時1個多小時,而留給專家解答農民問題的時間卻僅10多分鐘。看似為農民辦實事的科技普及活動,實際上演變成官員的表演秀。
記者在基層采訪時聽農民反映,他們最反感的就是這種流于形式的“辦實事”活動。雖然這些活動的名字起得看起來跟農民關系很大,但到了現場才發現,實際上就是給一些官員的表演秀捧場。雖然農民有時不想來,可是在鄉鎮和村領導的積極“組織”下,又不得不放下地里的農活趕來應景。
這種上下級官員聯合導演的表演秀,實際上是“官本位”思想在作怪。一方面,下級官員挖空心思討好上級,無論大小活動,都要搬出領導,惟恐漏掉了哪位領導而影響自己的前途,所以通常連講話稿都是事先準備好,講話的順序也是精心設計;另一方面,一些上級領導也愿意接受下級推給自己的政績,以表明領導有方,如果下級不提供這樣的機會,還會覺得下級不懂事兒。久而久之,便形成了惡性循環:下級領導搞活動必須得讓管得著自己的上級領導講話,否則擔心得罪領導;上級領導則想不講話也不行,擔心下級有想法。
這種形式主義工作作風不僅傷了農民的心,也失去了農民的信任和支持,影響了國家政策的落實。一位農民評價說,國家提倡的科技興農政策是好,但到了下邊就把“好經”念歪了,我們很難相信這些忙著“整景”的領導干部會帶領我們全心全意奔小康。
不可否認,各級干部在落實國家政策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也應清醒地認識到,必須摒棄害人的“官本位”思想,才能樹立正確的政績觀,拿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為老百姓辦實事,而不是靠嘴去說,甚至把農民扯進來充當陪襯,干擾他們正常的生產、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