誕生40多年來,互聯網現已成為全球須臾不可缺的基礎設施,但如何管理互聯網則是個具有戰略意義的問題。2010年《中國互聯網狀況》白皮書明確指出,中國依法管理互聯網、政府在互聯網管理中發揮主導作用。(2014年5月15日《新華每日電訊》國際社會“刮目相看”中國互聯網管理)
從誤解、非議甚至指責,到認同中國管理互聯網的經驗與主張且“刮目相看”,再到越來越多的國家在互聯網管理的探索道路上與中國“并道同行”,顯然,網絡沒有絕對的自由,更不能像某些國家鼓吹的“網絡自由”。自由必須在遵守國家的法律框架的自由,自由必須尊重他人的自由,而不是強加于他人的自由和破壞他人、侵害他人的自由。依法管理網絡言論、懲治網絡犯罪、維護網絡安全和國家主權,這是維護互聯網健康發展的大同。
事實表明,2013年“棱鏡門”的曝光,讓國際社會認識到,無秩序的所謂“網絡自由”的破壞力。并對中國網絡管理有了重新的認識,同時對于中國的網絡管理給予了認可。這說明什么?說明不要誤讀網絡自由,所謂的網絡自由將會給網絡謠言,“侵犯個人隱私”,提供了土壤與空間,嚴重干擾和影響了人們的正常工作與生活,污染了網絡環境。比如,2012年,印度高等法院警告說,谷歌、雅虎等互聯網巨頭在印度的網站必須刪除不符合印度法規和信仰的內容。法官蘇雷什·凱特直言不諱地說,印度將“像中國那樣”懲治違規網站。不用懷疑,嚴格管理網絡有利于維護國家的主權,有利于依法管理網絡,維護網民的自由權利,確保兒童不受侵害,網絡不受到無端攻擊。
事實證明,中國加強互聯網管理,從中國人大常委會立法管理到中國互聯網大會發出倡議,堅守“七條底線”,再到讓網絡清朗、干凈以及加大整治“偽基站”等,為營造健康向上的網絡環境,豐富人們網絡精神文化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正如英國兒童慈善聯盟互聯網安全秘書長約翰·卡爾說的:“我是個堅定的網絡自由支持者,但網絡上與現實中一樣,并非所有內容都適合所有人,比如網絡色情這種毒害未成年人的內容就必須得到管制,網絡言論也是一樣”。
顯然,所謂無序的網絡自由是沒有市場的,“自由和秩序緊密相連、不可分割”的觀點,將會得到越來越多的國家認同。網絡管理“并道同行”是大勢。
公務員考試行測題庫丨公務員題庫手機端丨搜索公眾微信號"考試吧公務員"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