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范文】
限制“過度包裝” 減少生活垃圾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建設美麗中國”,為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指明了方向。當前,社會上出現一種“過度包裝”現象:西湖龍井等茶葉用精美的檀木、密碼箱包裝,光包裝就占到售價的一大部分;一些化妝品只占禮品盒的幾分之一……調查表明,我國包裝品廢棄物在城市家庭生活垃圾中占到10%以上,體積則超過30%,不僅浪費了大量資源,而且對環境造成很大壓力。為此,必須限制過度包裝,以減少生活垃圾。
對于“過度包裝”,環保專家毛先生嘆道:美麗的代價太昂貴,得不償失。而有的人卻認為,包裝是經濟現象、文化現象,可以拉動經濟發展,滿足“面子”。兩種觀點誰有道理?要知道,市場經濟具有自發性、盲目性和滯后性,包裝誠然必不可少,但“過度包裝”則屬于市場經濟的“自發性”表現,必須加以規范。至于“面子”,只是一種無知的虛榮。以滿足虛榮來支持“過度包裝”,會助長奢靡浪費之風,與習近平總書記提倡的“勤儉節約”背道而馳。因此,毛先生的感嘆值得重視,應采取有效措施限制“過度包裝”。
加強限制“過度包裝”立法。“過度包裝”超過一定標準,會變成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商業欺詐”。在國際上,對商品包裝進行規制是許多國家的通常做法,積累了豐富的立法與實踐經驗,如德國的《包裝條例》規定,包裝的體積和重量應減量化,達到保護商品安全和保障商品衛生的最低要求即可,且能為消費者所接受。目前,我國尚無專門規范包裝活動的法律,相關規定也不夠細化。為此,應學習借鑒其他國家的立法經驗,結合我國國情,制定全面、細化的限制“過度包裝”的法律法規,保障限制“過度包裝”有法可依。
改造“面子文化”。我國是人情社會,送禮是人際往來的一部分。出于“面子”考慮,許多人明知一些包裝華而不實,仍然樂意消費。子曰: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要想限制“過度包裝”,首先,政府要加強反腐倡廉,改進工作作風,使黨員干部以身作則,踐行節約理念。其次,要利用新聞媒體加強宣傳教育,讓人們深刻認識到“面子文化”的荒謬和危害。最后,要批判吸收傳統交際禮儀,結合西方現代文明禮儀,創造一種新的交際文化。
加強包裝廢棄物的回收利用。當前,我國的垃圾處理以焚燒和填埋為主。焚燒會嚴重污染空氣,而填埋則會占用大量土地,污染土壤,甚至會因“鄰避效應”激化社會矛盾。要改變這種局面,一方面要結合實際,制定有效的垃圾分類處理收費規定,引導人們主動將包裝廢物特別分類;另一方面要推行“上門收垃圾”模式,加強監督,進而轉變民眾的不良習慣。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限制過度包裝,不僅具有引導“勤儉節約”的社會意義,而且具有規范市場秩序的經濟意義和保護生活環境的生態意義。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新時期,我國應加強立法,改造“面子文化”,加強回收利用,以限制過度包裝,讓垃圾變廢為寶,讓生活環境更加美好。
【延伸閱讀】
從源頭減少垃圾的產生、廢舊物品的再利用、垃圾的熱利用和最終無害化處理處置,是世界各國解決城市生活垃圾問題的主要措施。在一些發達國家,生活垃圾的分類與回收工作做得相當好,值得我們了解和學習。
●日本:日本是世界上人均垃圾生產量較少的國家,每年只有410公斤;同時,也是世界上生活垃圾分類回收做得最好的國家之一。在日本,每戶家庭的墻上都貼有兩張時刻表,一張是電車時刻表,另一張就是垃圾回收時間表,因為一周7天中每天收的垃圾種類都不一樣。每年12月份,日本的每一家住戶都會收到一張來年的特殊“年歷”:每月的日期都用黃、綠等不同的顏色來標注,每一種顏色代表哪一天可以扔哪種垃圾。在日本,市民如違反規定亂扔垃圾,就是違反了《廢棄處置法》,會被警察拘捕并課以3萬至5萬日元的罰款。垃圾分類投放已經成為日本民眾家庭生活中的一部分,即使沒人監督也會自覺執行,所以,被罰款的現象也并不常見。
●美國:美國政府鼓勵民眾把可回收垃圾分揀出來,為此還發放專門的垃圾桶,而放置生活垃圾的垃圾桶則需要自己購買,或者按照與垃圾公司的合同由垃圾公司提供。同時,小區或者個人跟垃圾處理公司簽訂合同,每月支付一定的費用,垃圾由垃圾公司收走。算下來,一戶普通家庭每月為了廢水和固體垃圾而交的費用大約有五六十美元。經歷幾乎整整一代人的努力,美國大大小小的城鎮都已經實現了垃圾分類。據了解,經過家庭的分類處理,美國垃圾的最終走向是:回收利用占50%,填埋占40%,焚燒占10%。
●瑞士:瑞士各州垃圾分類標準不斷更新、細化,分類越來越詳盡,垃圾分類細致到必須出版一本專門小冊子的程度。如蘇黎世州政府頒發的垃圾分類手冊厚達108頁,內容詳細,應有盡有。有關部門會發放垃圾分類宣傳冊,還有漂亮的掛歷,上面標出了不同地區對不同類型垃圾的回收時間。瑞士的大部分城市對生活垃圾分類回收采取定額收費制度,個人處理垃圾必須使用在超市購買的專門垃圾袋,如果不用,就沒人會運走這些垃圾。如果亂扔,則會面臨罰款,最高可達到200瑞士法郎。
●德國:德國利用4種顏色的垃圾桶或儲藏容器,實現垃圾的分類收集和分開處理。這4種顏色的垃圾桶分別是黃色垃圾袋、藍色垃圾桶、綠色有機垃圾桶和黑桶(用于裝不可回收垃圾)。其中,黃袋由政府免費派發,放入黃袋和藍色、綠色垃圾桶中的垃圾并不需要支付垃圾處理費用。只有黑桶按照其體積大小來收費,分類不仔細就亂丟入黑桶的話,黑桶越大,要付的錢就越多。所有垃圾桶每周定期有垃圾工人來收。但是如果垃圾工人發現亂丟亂放垃圾,有權拒絕收走。
關注"考試吧公務員"官方微信第一時間獲取公務員報名、真題答案、備考信息!
公務員行測題庫【手機題庫下載】丨搜索公眾微信號"566公務員"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