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鏈接】
兩年前,10歲的“憂郁弟”因翻唱一首成人歌曲爆紅網絡。之所以被稱為“憂郁弟”,是因為這個小男孩演唱陳奕迅的《好久不見》,唱到動情處,眼神憂郁,表情糾結,瞬間走紅網絡。是這個小男孩娛樂了社會,還是社會愚弄了他?是沒有他喜歡唱的兒歌,還是社會不給他唱兒歌的舞臺?
四五十歲的人,大都記得兒時唱過的歌謠。“找啊、找啊、找朋友……”“丟手絹,丟手絹……”“讓我們蕩起雙槳,小船兒推開波浪……”這些令人難忘的兒歌和童謠,承載著四五十歲那代人幸福的回憶。二三十歲的人,大都還可以哼出“我們的田野”“同一首歌”等歌謠。如今,又有多少人能說出當下孩子們喜歡傳唱的童謠?相反,現在很多兒童喜歡唱成人歌曲,甚至唱灰色兒歌。這是一個令當今社會深思的問題。
“童聲里的中國”系列活動獲得了中宣部、教育部、文化部等部門支持,很多著名教育家、文藝家也不遺余力地為之鼓與呼。活動舉辦6屆以來,先后收到來自全國近五萬件作品。然而,令人遺憾的是,截至目前,依然沒能從五萬件參選作品中產生哪怕一件讓孩子們愛唱,乃至在全國流行的兒童文藝作品。
【問題概述】
在信息傳播速度極快的社會,孩子對于外界信息的接受能力也極強,孩子對于歌曲喜歡的要求也更加豐富,他們更加注重歌曲是否好聽、是否有特點、是否易學、是否符合時代。相比于物質財富比較困乏的時代,孩子的選擇性更強,如若沒有更好的兒童歌謠占據孩子的心中,一些社會歌曲和灰色童謠必將影響廣大兒童。
新時期的兒童生活多元化,孩子們的視野十分廣闊,一兩首歌曲就能“唱出一個時代”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孩子們到底喜歡什么樣的歌曲?某校音樂老師對50個孩子進行了一次“問卷調查”。每人一張紙,回答兩個問題:最喜歡的歌曲是什么?最喜歡的兒歌是什么?孩子們對兒歌的要求五花八門:希望多些比較狂野的兒歌;好兒歌要含蓄不失詩意,瘋狂不失內涵;要有動感,聽著就能讓人不由自主地跳起來……
【原因分析】
1. 好兒歌難產,孩子過早“催熟”。
斷言連一首新兒歌都沒有定然失之偏頗,但能讓孩子們記得住、唱得開的新兒歌,目前的確不多。《讓我們蕩起雙槳》《歌聲與微笑》……這些膾炙人口的兒歌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人,成為傳唱的經典。而如今,隨著選秀節目的風行和一些流行歌曲的躥紅,連歌詞大意都不能準確理解的小學生們在“耳濡目染”之下,很快就變身為成人歌曲的忠實粉絲,顯然被過早地“催熟”。
2. 好兒歌難出,灰色童謠占據孩子。
對孩子而言,兒歌具有潛移默化的熏陶和教育作用,影響是長遠甚至是終身的,優秀兒歌更是孩子們健康成長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好兒歌難產難覓之時,一些經過翻唱的灰色兒歌卻大行其道。“太陽當空照,骷髏對我笑。小鳥說,早早早,你為什么背著炸藥包……”一段時間以來,這些灰色兒歌在小學生中間特別流行。不長糧食,必生稗草。沒有好的兒歌,“灰色”童謠就可能占據孩子們純潔的內心。
3. 好兒歌難傳,面臨傳唱困境。
這種擔憂并非現在才有。2006年,由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政府發起的“童聲里的中國”少兒藝術活動,全力開展童謠、童歌的創作、推廣等活動,旨在從孩子抓起,培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一活動雖然被評為江蘇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活動“十大品牌”,中央文明委也將這一活動列為工作要點,但推行至今,仍然面臨創作后繼乏人、創作的兒歌難被傳唱等困境。
4. 關門創作,難以捕捉新時代聲音。
新童謠、新兒歌的歌詞和曲調,大多差強人意,所以只有在舉辦活動的時候為比賽而唱,活動結束孩子們就基本不唱了。舉辦這么多年童聲里的歌聲,還真沒有一首新兒歌是因真正被唱響而流行的。今年活動中挑選出的10首優秀兒歌,作詞作曲基本都是老年人,流行音樂人基本不參與。老同志無法理解當下孩子的所思所想,依舊習慣以傳統說教的方式創作。
5. 商業利益,阻礙兒歌發展。
在分析歷年收集的作品時,“童聲里的中國”活動發起人發現,兒歌創作領域的工作者往往并不是一線詞曲作者,且活動推廣也缺少具有影響力的平臺。究其根本,商業利益是兒歌發展的最大阻礙。兒歌創作成名難、市場盈利難,新兒歌創作推廣工作舉步維艱。
【解決措施】
1. 兒歌內容多元化。
著名詞曲作家付林認為,目前的兒歌形式和內容都太過單一,需要吸納時代的和時尚的元素。“要在唱紅一首新兒歌上下工夫,詞、曲、編配都要時尚化、可流行。”白發蒼蒼的兒童文學作家樊發稼則大聲疾呼:“兒歌絕不是‘小兒科’,要舍得投入,因為運用兒歌這種藝術形式,培養‘中國夢’接班人,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長遠的戰略意義。”
2. 兒歌特色具有時代性。
年輕詞曲作者彭野創作的《愛我你就抱抱我》,因為充滿童趣且具有強烈的時代感,歌曲一經播出就很快走紅。新時代的兒歌應該以現代兒童生活為主旋律,創作出符合兒童心理和兒童生活接地氣的詞,杜絕一味的說教和單一的政治性。
3. 兒歌創作者年輕化。
兒歌的創作者最好是哥哥姐姐輩的,最多是父母一輩的;到爺爺輩的,就很難創作出接地氣的兒歌了。致力于兒童的創作需要鼓勵當下年輕的詞曲作者多參與,他們的生活經歷能夠更細微地洞察時代的最強音,對年輕人來說也是一件有意義的事情。
4. 兒歌宣傳廣泛化。
《愛我你就抱抱我》之所以迅速在孩子間走紅,除歌曲本身優秀之外,還借助了央視春晚這一強大平臺。盡管各地都強調重視文化產業,但針對兒童的文化創意產業,需要各地更加重視,新兒歌的推廣如果能夠得到從中央到地方的大力推廣,得到從廣場阿姨到專業人士的大力推廣和宣傳,那么傳唱在兒童中間的一定是更多符合兒童心理的歌聲。
5. 兒歌事業公益化。
參與兒歌的創作和推廣事業對于大多數人來說更需要一顆公益的心。“凡事圍著金錢轉,社會就要出問題。”中國音樂家協會副主席徐沛東說,“現在的兒童美育處于風雨飄搖的處境,我們音樂界要好好思考為孩子們奉獻什么的問題。”作為音樂人,更應從社會發展角度來思考兒童的未來,致力于創作和推廣一些能夠貼合兒童實際,能夠對兒童生活產生良好德育和美育的兒歌,這不僅關系著兒童的健康發展,更加決定著中國的未來。
對于每一個普通人來說,在成長的每個階段我們幾乎都需要音樂來為生活增添色彩,在時代不斷向前的今天,年輕的音樂人更需要停下腳步感受孩子的心理,關注孩子的音樂,唱響兒歌,為當代孩子留下屬于他們的童年。
關注"考試吧公務員"官方微信第一時間獲取公務員報名、真題答案、備考信息!
公務員考試題庫【手機題庫下載】丨搜索公眾微信號"566公務員"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