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鏈接】
發展既是經濟問題,也是社會問題。當前,我國經濟步入新常態,正確認識新常態,積極適應新常態,需要我們統籌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不僅遵循經濟規律、自然規律,也要遵循社會規律,實現以人為本的包容性發展。
習近平在2014年7月29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上強調,發展“必須是遵循社會規律的包容性發展”。
2015年1月6日,李克強總理在深圳考察,在會見深圳四套班子領導后,對深圳發展提出三點要求:一是繼續種好國家改革開放的試驗田,二是打造創新發展的道路,三是成為包容發展的示范城市。
隨后李克強總理到廣州視察,在了解外來務工人員生活情況時強調,要提倡“包容性發展”,必須改善農民工、城市困難群體的生活條件,營造平等競爭的市場環境,努力提供均等化公共服務,給他們縱向流動的公平機會。
【標準表述】
[包容性發展的內涵]
第一,遵循社會規律實現包容性發展,是經濟進入新常態的必然要求。
新常態下,我們可以不必糾結于速度,而用更大的精力改善民生、推進社會發展,讓更多的發展成果落實到群眾身上。改善民生和社會建設任務十分繁重,更加需要平衡改革發展穩定三者關系。這就要求我們加大改善民生和社會建設力度,化解突出矛盾,為人民辦實事,讓人民得實惠,不斷提高發展的包容性,把發展中的“人”字寫得更大,推動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第二,遵循社會規律的包容性發展,是促進公平正義的發展。
發展以人為本,發展屬于每個人,遵循社會規律的包容性發展,可以促進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創造公平公正的競爭環境,打破階層固化、利益藩籬,讓每個人擁有平等參與、平等發展的機會,使不同社會群體、市場主體各得其所、各展其能,為發展夯實最廣泛、最深厚的社會根基。
第三,遵循社會規律的包容性發展,是加快民生改善的發展。
改善民生已取得巨大進步,但還有不少歷史欠賬和薄弱環節,人們向往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舒適的住房、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我們要準確把握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改善的結合點,將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的聚焦點放在惠民生上,雪中送炭解決實際問題,增加公共產品有效供給,保基本、補短板、兜底線,向民生改善要發展潛力。
第四,遵循社會規律的包容性發展,是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的發展。
改革發展穩定越來越彼此交融、相互作用,如果發展成果、改革紅利不能惠及全體人民,發展將沒有意義,改革會失去動力。要把改革力度、發展速度與社會可承受程度統一起來,準確把握改革發展穩定的平衡點,尋求“最大公約數”,加強社會建設,創新社會治理,使我國社會在深刻變革中既生機勃勃又和諧穩定,最大限度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凝心聚力推進改革發展。
[意義]
一是包容性發展在政策制定過程中呈現出開放性,能積極回應社會公眾多層面利益需求。
在市場經濟體制呈現出的高度分化的利益格局下,不同的民意訴求和公共意見表達會日趨增多,包容性發展注重統籌協調,及時回應社會公眾需求,通過建構起公眾與政府之間的常態化利益表達渠道,以確保政策的制定公平公正,從而在真正意義上保證政策目標群體都能公平分享社會資源和經濟發展成果。
二是包容性發展能夠優化社會階層結構,使多方利益關系得到有效整合。
當前,各利益主體日益多樣化、各階層間的差距和不信任日益擴大化,圍繞具體利益的紛爭越來越多。如何協調各階層之間的關系,化解各階層之間的矛盾,整合各階層多方利益關系成為嚴峻的現實課題。包容性發展比較注重發展主體的各司其職,在承認差異性的前提下,尋求彼此間的有機對接與和諧交融。將局部或團體的利益有效轉化為互相兼容的利益,并確保公共利益的有效表達與維護,從而維系社會的秩序與和諧。
三是有利于增進各階層之間的良性互動和合理化流動。
一方面,包容性發展通過建構良性化互動機制有益于階層矛盾的宣泄和壓力的釋放,從而減少各階層之間的摩擦與利益隔閡。與此同時,這種包容性和良性互動也讓各階層間流動日益頻繁,對打破各階層之間的壁壘,增進階層之間的團結互助與交流合作意義深遠。另一方面,包容性發展倡導的合理化流動,為社會成員提供了合理獲得自己應有地位和改變自己命運的平等機會。這種以平等和自由為價值指導的利益整合機制和包容性原則為社會最底層的民眾提供了改善不良境遇的機會。
[建議措施]
遵循社會規律的包容性發展,首先有賴于公平有序的競爭環境的建立,為人民提供通過努力改變自己命運的機會,“上不封頂”。
同時,還有賴于政府重視改善民生,注重制度建設,兜住民生底線,保障人民的基本民生需求,“下有托底”。
【文章素材】
[標題示例]
1.遵循社會規律 推動包容性發展
2.以“包容性發展”理念促進可持續增長
[開頭示例]
1.當前,中國社會快速、全面、深刻的多元化轉型,推動著現代化模式的變遷和社會利益結構的深度調整。改革發展面臨的全新挑戰,一方面來自可持續性發展的內在動力不足,另一方面在于自主發展主體的創新能力不強。但總體看來,問題的根源和癥結在于發展的包容性不強。
2.習近平主席曾在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發展“必須是遵循社會規律的包容性發展”。相比于單純追求經濟增長,遵循社會規律的包容性發展更多地強調把“人的發展”統籌到“發展”的概念中,使經濟發展更有利于人的發展,更好地平衡社會利益、調節社會關系、規范社會行為,使我國社會在深刻變革中既生機勃勃又井然有序。
[結尾示例]
1.世間萬物,規律支配。社會運行同樣有其規律,是一個客觀必然過程。只有遵循社會規律,經濟發展與社會發展協調,堅持公平正義,讓全體人民共同參與發展進程,共同享有發展成果,實現包容性發展,才能彰顯大寫的“人”字。這樣的發展才是以人為本的發展,才是體現社會文明進步的發展。
2.人的發展與經濟的增長就像兩個緊密咬合的齒輪,彼此帶動。所以,千方百計促進人的發展,不僅是對人民福祉、利益的滿足,也是對經濟發展核心競爭力的提升。人的發展沒有止境,為促進發展所做的努力也未有窮期。隨著我們對社會規律的認識進一步加深,包容性發展的制度設計進一步完善,一個觸得到的美好中國正一步步貼近!
關注"考試吧公務員"官方微信第一時間獲取公務員報名、真題答案、備考信息!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