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政策背景
1、十八大報告:“建設美麗中國”“促進生產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給自然留下更多的修復空間,給農業留下更多的良田,給子孫留下藍天、地綠、水凈的美好家園”。
2、2013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美麗鄉村”建設,進一步加強農村生態建設、環境保護和綜合整治工作。
3、2015年中央一號文件:全面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加強農村思想道德建設,讓農村成為農民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
4、十三五規劃:加強生態文明建設。離不開扮靚鄉村,打造美麗鄉村。
二、現狀
1、農村生活污染源:主要包括農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城市向農村轉移的生活及固體廢棄物。
2、農業種植污染源:主要包括化肥、農藥的揮發產生的大氣污染及其殘留物對土壤和水質的污染,農用地膜、溫室大棚等塑料制品產生的白色污染。
3、農產品養殖污染源:主要包括畜禽、水產養殖業在生產中的畜禽糞便和排放的污水。
4、工業污染源:主要來自鄉鎮企業與城市向農村轉移的“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加工業以及勞動密集型制造業等工業生產所排放的廢氣、廢水和廢渣。
5、農林廢棄物污染:主要包括直接焚燒、隨意丟棄或排放的農作物秸稈、蔬菜廢棄物、林業廢棄物等。
6、建筑業污染源:主要包括隨意堆放和傾倒的建筑或拆遷后產生的難處理的廢棄物。
7、礦業污染源:主要是指礦物開采和加工過程中泄漏入河湖水系以及土壤中的重金屬污染。
三、原因分析
1、經濟規模轉向集約化、工業化造成的負面影響。
隨著地區經濟建設規模的擴大,地方的自然資源消耗量劇增,導致對環境破壞日益嚴重。自然資源的開發利用率提高,較多的人為破壞環境的現象,很多土地出現嚴重的鹽堿化現象、水土流失以及農林退化等,耕地面積快速減少,農村空氣污染加重。
2、政府對環境保護的管制方式和效果不佳。
目前政府對于農村環境治理的重視不夠,加上農村環境監測和治理難度較大,導致農村環境污染逐漸被擴大。農村的基層管理者為了盡快解決農民的脫貧致富問題,而對環境污染視而不見。農村的環境保護組織幾乎沒有,各類垃圾隨意堆放,有關職能部門的監管力度不大。
3、農業利益偏低導致農業環保支出嚴重不足。
農村環境保護需要較大的資金投入,很多方面環境保護投入的資金較高,對于現階段我國的國情而言,這么巨大的環保投入使得管理者望而卻步,只有靠農民脫貧致富后才可能將資金投入到環境保護中。
4、農民素質偏低。
由于農村地區教育水平落后,導致農民的綜合素質不高,而農民自身素質對于農村經濟發展,農村環境保護都是關鍵的。只有提高農民的綜合素質,才能使其將農業活動中的生產方式與環境保護結合起來,努力提高農民的環境保護意識。
四、對策
中公教育專家總結如下對策:
1、廣泛宣傳,充分調動廣大農民群眾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農村環境綜合整治,主導是政府,主體是農民。要充分利用宣傳欄、廣播、電視、報刊、網絡等媒體手段開展多層次、多形式的宣傳,使環保教育成為培養造就新型農民的重要內容,切實增強廣大農民的環保意識。
2、大膽突破,探索建立農村環保長效機制。
探索村民自治與政府支持相結合的運行和管理機制。加強鄉鎮環保監管能力建設,在示范區域探索建立農村環境監測、環境執法、環境宣傳“三下鄉”制度,通過農村環境整村連片整治,深入開展農村生態文明建設。
3、整合打捆項目,創新農村環保資金投入方式。
充分發揮項目資金在新農村建設中的重要作用,整合涉農項目資金進行“打捆”,實現農村環境連片整治項目與基本農田改造項目相結合,與農業結構調整和農業現代化相結合,整合項目、聚集資金、集中成片、整體推進,充分發揮資金的集聚效應。
4、立足產業結構調整升級,及時轉移農村環境整治工作重心。
一是要嚴格控制重污染企業和落后產能向農村轉移,堅決堵住污染向農村轉移的渠道。二是要大力推行農業清潔生產,發展循環經濟,最大限度地實現農業生產資源的綜合利用。
5、立足引導,促進農村環境整治有序開展。
一是鼓勵城市污水和垃圾處理設施服務范圍向周邊村鎮延伸,實現城鄉基礎設施共享。二是組織實施好農村環境綜合治理項目,因地制宜推進村鎮生活污水和垃圾處理設施建設,三是引導鄉鎮建設工業集中區和農民集中創業點,建設標準化廠房,方便建設集中治污設施。
6、加快農村相關配套政策的制定,建立長效機制。
建立目標考核機制,建議將農村環境保護和綜合整治納入各級領導干部目標責任中,將考評與領導人業績掛鉤。同時發揮新聞輿論的監督作用,對村莊整治試點進行跟蹤報道,促進整體發展。
五、精彩開頭結尾表述
開頭:
排比式:
記得年少時,家鄉的山是翠綠的,青山綠林環抱的小鄉村炊煙裊裊,田間地頭蛙聲四起;家鄉的水是清澈的,各類的魚蝦螺蟹在江河里自由自在游蕩,模樣和大小清晰可見;家鄉的天空是湛藍的,希望的田野上人們在辛勤勞作,享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園生活,好一幅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恬靜畫卷。可如今卻今非昔比,禁不住我們暗自傷神,因此讓我哦們行動起來建設美麗鄉村,加強鄉村環境已刻不容緩,還我們一片藍天。
結尾:
我們不能總是生活在記憶中,我們要保存美麗,要珍惜大自然,要保護和善待環境,搶救我們將逝去的美麗鄉村;當前“美麗中國”和“中國夢”正在華夏大地銳意進發,并匯聚越來越多的中國發展的正能量,為搶救我們將逝去的美麗鄉村而行動!
關注"566公務員"官方微信,獲取真題及答案、最新資訊等信息!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