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銜接】
每年暑期都是孩子們意外傷害的高發期,在各種意外傷害中骨折最為常見,這其中尤為值得一提的便是高空墜落,因為悲劇的最終結果不僅僅是孩子們的骨折,更讓人揪心的是有相當一部分孩子由此失去了寶貴的生命。
通過近年來暑期的門診及住院的病例不難看出,4—10歲孩子最容易發生高空跌落。而最易發生的場所主要是窗戶、陽臺、樓梯、床、沙發等。在事發居民樓多數沒有安裝防護設 施,臨街商鋪也沒有通往頂層的便捷通道。一業主稱,事發后,撥打110報警,但對方表示將轉給119出警。過了10分鐘后,119打電話過來詢問具體地點并稱在趕來的路上。隨后,他又撥打120,通知救護車趕來。在他打電話報警后,消防救援人員20分鐘后才趕來,120急救人員等到30分鐘才趕到。
【分析】
慘劇的發生,讓人在痛惜生命脆弱的同時,也讓人引起了更多反思。反思,不是來深究,其意義只是希望警醒世人,避免悲劇再次發生,讓損失減到最小。
[原因分析]
追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該年齡段的孩子們好奇心強,愛動,活潑,且自我保護意識和危險意識差。
其次,是該時間段的孩子們缺少家長的足夠看護,學校、幼兒園放假,這意味著孩子們大部分甚至全部的時間是在家里,年輕的父母需要上班工作,對于孩子的看護要么送到各種特色班,要么請老人們看護等等。
再次,防護設施不夠健全。不僅是很多家長的防護意識不夠,沒有在危險的地方安置防護設施;更讓人憤怒的是某些房地產開發商和物業公司為了外部美觀好看易于房產售賣,不但自己不主動完善相關設施而且也不許家長安裝護欄設備。
最后,缺乏強有力的制度保障,無論是法律也好,規章制度也好,還是行業標準也好,有一個更加全面有效的安全保障制度,是讓我們居住安全放心的“最低防線”。
[對策措施]
為了孩子,為了這些祖國未來的花朵,我們需要攜起手來共同面對,解決這一問題。
首先,無論是家長也好、學校也好、社會也好都需要對孩子進行安全教育,教會他們趨利避害,遠離危險。教導孩子的內容既要有安全的意識教育,更要有具體的安全問題和應對辦法。
其次,需要完善相關法律,嚴格執行,建立完善相關的防護設施。
最后,也是最為重要的,需要有切實有效的措施辦法加強對孩子的看護。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