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描/長按下面二維碼 |
掃描/長按下面二維碼 |
點擊查看:公務員考試《申論》備考指導
背景鏈接*
只需要一部手機、一款APP軟件,由基層醫院的醫生發起申請,就能實現與省城大醫院專家遠程會診——從2016年開始,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嘗試建立了“新湘雅移動醫療平臺”(即“共享名醫”),上線臨床醫技科室53個、醫生500余名,連接廣西、貴州、西藏等多省(自治區)的市縣醫院及基層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00余家。
|綜合分析*
如今,“共享經濟”很火,共享汽車,共享雨傘,共享充電寶……凡是能夠共同分享的,幾乎都可以找到相應的共享形態。“共享醫生”這一共享形態更需要“火”起來。
長期以來,到大醫院就診難是困擾公眾的一大現實問題,單就排隊掛號一項,有患者或患者家屬等待一天甚至幾天的時間。而且,在此境況下,還滋生了一批號販子,游走于一些醫院和患者之間,形成了灰色產業鏈條,既侵蝕著患者利益,也敗壞醫院形象。而導致這些問題的,一方面在于優質醫療資源的短缺,另一方面在于醫療資源的不平衡。比如,一些優秀的醫務工作者往往集中在一些發達地區的大醫院,而農村及偏遠地區的優秀醫務人員仍相對短缺。
可見,要破解到大醫院就診難、掛號難問題,能否拓展大醫院優秀醫務工作者的診療面,提高他們的工作效率是非常關鍵的一點。“共享醫生”的出現,無疑在這方面有著彌補空缺的作用。我們看到,所謂的“共享醫生”,是一個移動醫療平臺,在這個平臺上線的不僅有臨床醫技科室、相關專業醫生,而且這個平臺還連接著市縣醫院及基層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借助這個平臺,只需一臺手機、一個APP,基層的醫生發起申請,就能實現與省城大醫院專家遠程會診。顯然,這讓優質的醫療衛生資源借助互聯網實現了效益最大化。而這也當是“互聯網+醫療”的很好范例。
而且,對于基層醫務工作者來說,“共享醫生”還是言傳身教的“好老師”,“共享醫生”以具體的診療實踐為依托,對基層醫務工作者耳濡目染、潛移默化,有助于在言傳身教中提高基層醫務工作者的業務水平和能力。當然,這對于不同城市的醫院之間,不同醫院里的醫務工作者之間,也是一種相互學習,相互促進,共同提高的機會。
|參考對策*
“共享名醫”讓基層看病更簡單,讓患者更有尊嚴,也讓省城醫生多了案例。群眾的需求和期待,就應當成為政府工作的方向和目標。調動大醫院名醫“下沉”的積極性,消除制度性障礙,實現多方共贏。
要讓優質醫療資源上下貫通,讓基層醫院分享到優質醫療資源。以醫療聯合體之‘通’,破解群眾看病之‘痛’。”
相關推薦:
2018國家公務員考試時間 | 2018國考報名時間 | 職位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