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描/長按下面二維碼 |
掃描/長按下面二維碼 |
點擊查看:2018年國家公務員考試考前必看知識點
背景鏈接*
案例1:簡政放權:大道至簡,有權不可任性
中央政府改革的“當頭炮”就是簡政放權,三年中這一要求又逐步豐富完善成為了“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三年來,“簡政放權”進一步推動,簡化公共服務流程,方便群眾辦事創業。《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綱要》出臺,提出“讓億萬人民在共享互聯網發展成果上有更多獲得感”,政府放行技術革新及網絡支付,民眾只要一臺手機,就能完成打車、吃飯、購物、訂票等等生活事項。政府部門權力清單陸續公布,審批長跑成了“短途接力”,“辦證多、辦證難”大為改善,經濟發展清障搭臺步伐加快。簡政放權正在一步步走向“深水區”,同行政服務制度創新一起成為推動改革的“加速器”和“潤滑劑”。
案例2:焦裕祿:心中裝著全體人民、唯獨沒有他自己
焦裕祿,194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62年被調到河南省蘭考縣擔任縣委書記。時值該縣遭受嚴重的內澇、風沙、鹽堿三害,他堅持實事求是、群眾路線的領導方法,同全縣干部和群眾一起,與深重的自然災害進行頑強斗爭,努力改變蘭考面貌。他身患肝癌,依舊忍著劇痛,堅持工作,被譽為“黨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公仆”。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鑄就了親民愛民、艱苦奮斗、科學求實、迎難而上、無私奉獻的焦裕祿精神。始終把對黨和人民的無限忠誠作為信念根基。
案例3:貴州:給農業插上“大數據”翅膀,助力精準扶貧
貴澳農旅示范園在依靠大數據實現農業轉型升級的同時,還摸索出了一條用大數據助推大扶貧的精準扶貧新路子——“雙云驅動”。所謂“雙云”指的是“云上農場”和“云上農校”。“云上農場”就是用大數據平臺分析研判市場供給需求,線下基地通過訂單方式回購農民種植的蔬菜,改變傳統農業的產銷模式,解決農民的“種什么”、“怎么銷”的難題,實現農民增收的目的;“云上農校”就是利用專家資源,采用遠程實現視頻互動的形式,給予農民及時的種植指導,提高農民的種植技能和基本素質,解決“怎么種”、“種得好”的難題。
綜合分析*
《十九大報告》:增進民生福祉是發展的根本目的。必須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在發展中補齊民生短板、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在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斷取得新進展,深入開展脫貧攻堅,保證全體人民在共建共享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不斷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建設平安中國,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確保國家長治久安、人民安居樂業。
(一)問題表現:
1.民眾收入差距逐漸拉大,呈現兩極分化現象;
2.官員出現貪腐違紀問題,給政府公信力,社會穩定帶來極大挑戰;
3.社會保障矛盾突出,諸如醫療、養老、教育、就業、食藥品安全等一些民生問題頻發;
4.隨著粗放式發展,環境問題日益嚴重。
(二)原因分析:
1.需求的滿足不能適應人們需求的層次提升和急劇變化;
2.物質需求滿足所帶來的獲得感及其邊際效用會逐步遞減,精神與價值方面的尊重感、成就感、認同感、歸屬感等會越來越成為獲得感的主要內涵;
3.人們的需求取向越來越多元化、個性化、差異化,對轉化為獲得感的條件也提出新的要求;
4.扭曲的獲得觀嚴重影響獲得感的取得。少數人在消費主義、享樂主義、拜金主義的刺激下,對獲得的理解出現扭曲乃至迷失,喪失了正常的判斷標準與合理的價值目標,追求享受,放縱私欲,生活奢侈,精神頹廢,投機取巧;
5.社會上的一些不公正現象消解獲得感。
(三)影響分析:
1.“讓人民有更多獲得感”是改革與發展的最終目的;
2.“讓人民有更多獲得感”是堅持人民主體地位的重要體現;
3.“讓人民有更多獲得感”是檢驗改革和發展成敗的標準;
4.“讓人民有更多獲得感”是我們黨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四)提出對策:
1.增進獲得感要調節經濟結構,保障經濟收入穩定;
2.增進獲得感要完善依法治國,釋放政治參與熱情;
3.增進獲得感要傳承時代精神,共享文化公共服務;
4.增進獲得感要推動司法進程,實現社會公平正義;
5.增進獲得感要普及綠色理念,建設綠色生態機制。
名言佳句*
1. 但愿蒼生共保暖,不辭辛苦出山林。——(明)于謙的《詠煤炭》
2.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明)張居正《請蠲積逋以安民生疏》
3.從誕生之日其,中國共產黨就把“人民”二字鐫刻在自己的旗幟上,90多年櫛風沐雨,持之以恒,堅定地踐行。——《人民日報》
4.沒有農村的小康,特別是沒有貧困地區的小康,就沒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習近平
5.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習近平
6.“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全黨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繼續前進,永遠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永遠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勇于變革、勇于創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滯,繼續在這場歷史性考試中經受考驗,努力向歷史、向人民交出新的更加優異的答卷!——習近平
7.脫貧攻堅必須堅持問題導向,以改革為動力,以構建科學的體質機制為突破口,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因素,用心、用情、用力開展工作。——習近平
8.焦裕祿精神和井岡山精神、延安精神一樣,體現了共產黨人精神和黨的宗旨,要大力弘揚。——習近平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