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描/長按下面二維碼 |
掃描/長按下面二維碼 |
背景鏈接*
現今社會,由于家長工作忙沒時間照看孩子,很多住宅小區的居民開始利用自家房屋開辦“家庭式幼兒園”。對于這種現象我們到底該如何看待?“家庭式幼兒園”的未來發展應該如何規范,這是我們需要認真思考的話題。
|綜合分析*
我們不難想到,“家庭式幼兒園”的興起有其必然性:第一,現在很多家長工作較忙,沒有時間看管孩子,而一般正規幼兒園基本只招收三歲以上的幼兒,“家庭式幼兒園”則無此限制,正好彌補了這一類家長的需求;第二,由于公立幼兒園分布不夠均勻,存在著區域空白,同時入園門檻過高,不菲的費用讓眾多低收入或外來務工家長無力承受,而“家庭式幼兒園”的模式新穎,服務靈活,價格實惠,迎合了部分家長的需求;第三,“家庭式幼兒園”相對而言班級設置規模較小,教師對孩子的照顧更加周到,孩子可以享受到更好更有針對性的教育,這也是部分家長選擇此類幼兒園的主要原因。
但是,我們也要理性的看到,大部分“家庭式幼兒園”隱藏在居民小區內,多屬于無證經營,由于缺乏衛生防疫部門的飲食監管,缺乏消防安全設置,無證的“家庭式幼兒園”存在著飲食及消防安全隱患。同時,師資力量參差不齊,教師素質難以保證。這些都會對孩子的教育和成長產生不利影響。
那么,在“家庭式幼兒園”有利有弊的情形下,我們到底該如何看待它,要不要扼殺它的出現?這需要我們深思,至少,我們不能“因噎廢食”,我們要看到“家庭式幼兒園”是對當前我國幼兒教育領域的有益補充,在現階段政府無法提供足夠入托資源的情況下,我們是不是可以規范化的管理促使它成為幼兒教育未來發展的新方向?
或許,我們可以通過多方努力,來消除其發展弊端,促使其規范化發展。
首先,政府部門正視“家庭式幼兒園”的現實需求,制定相應的保障與扶持政策,如財政支持、社區輔助等,同時將其納入監管范圍之內,制定相應的開辦標準,使其滿足最基本的安全、衛生條件,規范“家庭式幼兒園”的日常管理,以降低孩子在園內受到傷害的概率。
其次,對于“家庭式幼兒園”創辦者而言,嚴格按照教育部門的要求,在師資、園舍面積等方面遵循辦園標準,完善辦學設施,保證規范化經營,更好地為社會服務。
最后,家長需提高警惕,謹慎選擇,充分保護孩子的安全及合法權益。家長在選擇“家庭式幼兒園”時,不能僅圖便宜圖方便,更應注重幼兒園的辦學資質、硬件設施及教學質量等。
相關推薦:
2018國家公務員真題及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