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描/長按下面二維碼 |
掃描/長按下面二維碼 |
近來,一些山寨社團舉辦了五花八門的針對青少年群體的賽事……只需要花幾十塊到幾百塊錢,就可以在網上報名參賽。有調查發現,比賽不僅山寨成分高,更與培訓、旅行結合一起,形成一條青少年比賽產業鏈(2月22日中國之聲)。
[原因分析]
山寨社團不僅會損害相關法規的公信力,也會影響社團領域的發展秩序,同時還會繼續增加家長負擔并對孩子產生不良影響。
山寨社團屢禁不絕有多方面原因:
一是山寨社團舉辦賽事的操作手段比較“高明”。這類社團不僅名稱中有“國際”“中華”“中國”等頭銜,而且舉辦的多是國際賽事,表面上看有權威性和影響力,容易獲得部分家長信任。此外,初次報名費用比較少,參賽者都有獲獎證書,也有一定誘惑力。操作者通過一系列賽事以及將其與培訓、旅行等結合,獲得多方面利益。
二是家長的攀比心理、虛榮心理甚至恐懼心理給了山寨社團以可乘之機。如今,大多數家長和學校都開始重視素質教育,各種課外培訓班多得難以計數。在讓孩子參加各種培訓班之余,不少家長也愿意讓孩子參加各種賽事,希望相關培訓能產生好的效果。于是,很多培訓機構就與山寨社團聯手舉辦各種賽事,變相出售各種獲獎證書,以此迎合家長心理。
三是治理乏力給了山寨社團膽量和機會。目前,對山寨社團的治理還僅僅停留在公布名單上,部分山寨社團目前還沒有被納入黑名單,自然能夠照常舉辦各種賽事。如果嚴格依法治理山寨社團,其顯然沒有機會繼續舉辦各種賽事。
[參考對策]
清理山寨社團,首先在公布名單的基礎上,要上升到更為切實的治理。比如,對確認為非法的“山寨社團”,除了勒令其停止活動,對涉嫌違法的相關人員也該追究相應的行政或法律責任,民政部門應聯合工商、公安等部門共治,該追責的追責,該注銷的注銷。
其次,要延伸對利益鏈的清理。不少“山寨社團”動輒以國字號自居,往往與一些掛靠部門或“領導顧問”的庇護有關。對此,應繼續加大對領導干部違規兼職的查處,并全面加快社團組織的去行政化,對違規掛靠和兼職進行追責,徹底斬斷“山寨社團”與權力部門的利益紐帶。
再次,對“山寨社團”的“社會需求”加以引導。“山寨社團”一般靠行業評選、給企業或個人“鍍金”等方式斂財,反映出行業評價體系存在紊亂或被濫用的情形,這既需要正規社團組織扮演好應有角色,也需要從根本上減少企業對評選的依賴。
最后,清理“山寨社團”要加強制度供給。目前的“山寨社團”中,有不少屬于在國外登記的離岸社團,身份具有一定的模糊性。而目前我國相關法律規定在這方面仍不夠完善或缺乏精確性,影響到對其進行更有效和更深入的干預。
相關推薦:
2018國家公務員真題及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