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描/長按下面二維碼 |
掃描/長按下面二維碼 |
1月27日,北京網信辦約談新浪微博,指出其違反國家有關互聯網法律法規和管理要求,傳播違法違規信息,存在嚴重導向問題,對網上輿論生態造成惡劣影響。后新浪微博發布公告,表示接受網信辦批評,將暫時下線并全面整改熱搜榜、熱門話題榜等。1月28日,新浪微博又公布了對存在刷榜行為的熱門話題以及主持人的處罰辦法,以此加強對熱搜榜的管制;點名了38個刷榜話題和熱搜詞并作出“3個月禁上熱門話題榜和熱搜榜”的處罰。
解讀
【問題】
2018年的第一個月,多家互聯網公司先后被有關部門約談整改。年初,今日頭條、鳳凰新聞手機客戶端因持續傳播色情低俗信息、違規提供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被北京網信辦約談。月中,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又因相關手機應用軟件存在侵犯用戶個人隱私的問題約談了百度、支付寶和今日頭條三家公司.....在這大量的問題爆發后,我們不得不深思互聯網行業發展的問題。
【原因】
一、監管乏力。互聯網行業是一個新興行業,任何一個行業在發展初期很難做到防患于未然,監管部門的約談總是出現在的問題之后,反映出對于新興行業的監管滯后。缺乏有效的風險預估,不能預先做出判斷,及時監管。
二、利益驅動。互聯網行業的發展正處在上升期,各個企業也都在探索不同的領域,開發各類可以獲取利潤的產品,由于企業本身就是驅利的,在監管漏洞和法律空白的條件下,難免會有產品打著擦邊球出世,造成惡劣的社會問題。
三、網友的獵奇心理。微博熱搜等之所以在網絡上的影響力大,網友在一定程度上也難辭其咎,各大平臺為了滿足網友獵奇的心理和八卦的情緒,不惜制造大量虛假、花邊新聞,從而博得受眾青睞,所以一定程度上網民的獵奇心理也加速了互聯網新聞亂象的發酵。
【影響】
當熱門新聞也可以人為進行操作和買賣時,最直接影響的就是互聯網民的知情權,不能及時了解事情的真相,影響群眾的正確認知。與此同時,大量人為制造的虛假新聞會影響網絡空間的秩序,讓互聯網成為雜亂無序的狀態。最終,受到影響的是整個社會的輿論方向,惡意炒作的花邊新聞、低俗的內容影響整個社會風氣。
【對策】
一、完善政府監管。互聯網不能成為法外之地,政府部門應完善網絡安全法管理規定,細化相關條文。對于制造、傳播虛假、暴力、淫穢等信息的行為及時進行監督查處。
二、平臺加強自律。互聯網平臺應主動承當社會責任,在社會生活中尤其是信息高速發展的今天,互聯網平臺有責任和義務對自己發布和傳播的信息進行過濾和篩選,為廣大網民提供綠色健康、充滿正能量的信息內容。
三、形成行業規范。在新興的互聯網行業,各大平臺為了瓜分市場,不惜傳播各種不良信息以博取眼球,亟需在行業內盡快形成有效的行業規范,加強行業自律,大家約定好哪些大家都不做,企業就不用再擔心自己在“劣幣驅逐良幣”的競爭中掉隊,自然能避免許多亂象的發生。
四、提高網民素質。凈化網絡空間人人有責,作為網絡社會的參與者,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對于新聞信息提高辨別讀,主動拒絕不良信息的誘惑,使這些花邊新聞、虛假新聞失去消費者,也是我們每一個網民的責任。
相關推薦:
2018國家公務員真題及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