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描/長按二維碼 |
掃描/長按二維碼 |
背景鏈接一號文件指出:提高農村民生保障水平,塑造美麗鄉村新風貌。鄉村振興,生活富裕是根本。要堅持人人盡責、人人享有,按照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的要求,圍繞農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辦,一年接著一年干,把鄉村建設成為幸福美麗新家園。
[綜合分析]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經濟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時也產生了城鄉居民收入分配不均等、福利水平差距擴大等農村民生問題。這些問題的形成與我國長期實行的非均等的、有差別的城鄉二元公共服務制度密切相關。
農村基礎設施和民生領域欠賬較多、跟城市相比,農村的教育還比較落后,醫療領域盡管出臺了大病醫療和新農合,但是跟民眾的日常需求還比較大,保障水平比較低。就業形勢比較單一,主要是外出務工,收入水平整體比較低。基礎設施還比較落后,農村生態和環境問題相對突出等等。總之,在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需要不斷取得新進展。
習近平總書記說,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民生政策能不能讓民心滿意,關鍵看獲得感有多強。因此,要解決日益突出的農村民生問題,就必須將維護公平正義作為農村社會管理的重要任務,健全公正的社會分配方式,加快推進社會保障城鄉統籌,把更多財政資金投向農村教育、就業、醫療等公共服務領域,解決好農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最終實現城鄉居民權利公平、機會平等和分配正義。
[對策]
一是優先發展農村教育事業。高度重視發展農村義務教育,推動建立以城帶鄉、整體推進、城鄉一體、均衡發展的義務教育發展機制。健全學生資助制度,使絕大多數農村新增勞動力接受高中階段教育、更多接受高等教育。統籌配置城鄉師資,并向鄉村傾斜,建好建強鄉村教師隊伍。
二是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和農民增收。健全覆蓋城鄉的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大規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促進農民工多渠道轉移就業,提高就業質量。深化戶籍制度改革,促進有條件、有意愿、在城鎮有穩定就業和住所的農業轉移人口在城鎮有序落戶,依法平等享受城鎮公共服務。拓寬農民增收渠道,鼓勵農民勤勞守法致富,增加農村低收入者收入,擴大農村中等收入群體,保持農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鎮居民。
三是推動農村基礎設施提擋升級。繼續把基礎設施建設重點放在農村,加快農村公路、供水、供氣、環保、電網、物流、信息、廣播電視等基礎設施建設,推動城鄉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實施數字鄉村戰略,做好整體規劃設計,加快農村地區寬帶網絡和第四代移動通信網絡覆蓋步伐,開發適應“三農”特點的信息技術、產品、應用和服務,推動遠程醫療、遠程教育等應用普及,彌合城鄉數字鴻溝。
四是加強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完善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和大病保險制度,做好農民重特大疾病救助工作。鞏固城鄉居民醫保全國異地就醫聯網直接結算。完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建立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確定和基礎養老金標準正常調整機制。
五是推進健康鄉村建設。強化農村公共衛生服務,加強慢性病綜合防控,大力推進農村地區精神衛生、職業病和重大傳染病防治。完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補助政策,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支持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改善條件。
六是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以農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為主攻方向,整合各種資源,強化各種舉措,穩步有序推進農村人居環境突出問題治理。深入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推進北方地區農村散煤替代,有條件的地方有序推進煤改氣、煤改電和新能源利用。保護保留鄉村風貌,開展田園建筑示范,培養鄉村傳統建筑名匠。
相關推薦:
2018公務員申論熱點 | 申論范文 | 申論指導 | 經驗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