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描/長按二維碼 |
掃描/長按二維碼 |
[家庭及其德育功能的重要性]
中華民族生活在東亞這個廣袤的土地上,形成了獨特的社會結構與文化傳統,地緣政治治理關系沒有完全擺脫血緣家族關系的影響,社會結構呈現出一種家國同構的模式,家是國的基礎,國是家的擴大,家更是“天下”這個中華民族共同體的基礎。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民族歷來重視家庭。”正所謂“天下之本在家”。旨在強調家庭對于國家治理、天下興亡的重要作用。
家庭是我們的生活共同體。家是人的出生之地,是人的生活依托和物質家園。我們需要父母親人的供養,才能完成生理成長、學業發展,才能成家立業。不僅如此,家還是我們的精神家園,如果我們缺乏一種家園感,我們的靈魂就無處棲息安頓,而難以安身立命。有父母才有家,這就是無數中國人過年時都要不遠萬里回家省親的原因。
德育是家庭的重要功能。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個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們從牙牙學語起就開始接受家教,有什么樣的家教,就有什么樣的人。家庭教育涉及很多方面,但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也就是古人說的“愛子,教之以義方”“愛之不以道,適所以害之也”。家長特別是父母對子女的影響很大,往往可以影響一個人的一生。中國古代流傳下來的孟母三遷、岳母刺字、畫荻教子都是母教的光輝典范。
良好家風還是人生吉祥幸福的保障,是社會文明的基礎。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家風是社會風氣的重要組成部分。家庭不只是人們身體的住處,更是人們心靈的歸宿。家風好,就能家道興盛、和順美滿;家風差,難免殃及子孫、貽害社會!闭^“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奔彝ナ巧鐣募毎。家庭和睦則社會安定,家庭幸福則社會祥和,家庭文明則社會文明。
[德教是傳統家訓的核心內容]
家訓,主要是指父祖對子孫、家長對家人、族長對族人的訓示教誨。也有夫妻間、兄弟姐妹間的囑托和誡勉。它的形式豐富多樣,但都具有言簡意賅、思想內容精粹、實踐針對性強、文字淺顯易記、易于教化實踐等特點。
家訓是家教、家風的文本規范體現和經驗積累。家教是長輩對于晚輩的實際教育活動。家訓家教的基本功能是倫理教化功能,家訓家教在家庭、宗族中有效倡行了敦親睦鄰、立身修德、謙恭處世等倫理道德準則,熏陶培育出品德高尚、清正廉明、為國為民的名臣賢士。家訓與家教培育促進了良好家風的形成,良好家風則構成了立德樹人育才的良好家庭環境與風氣。
[家教家風的現實意義]
一、家教家風是社會和諧穩定的“基石”。家風總體上是與社會大環境相關的,家風在受社會風氣影響的同時,又反作用于社會風氣。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好家風是一個人精神成長的重要源頭;好家風是社會和諧穩定的“基石”。那些積極向上的家教家風,滲進子孫后代的血液,滲進社會的文化,影響著社會風氣。只有家風這個源頭清澈了,才能滋養出好的品格和民風。家風對社會而言就是道德的力量和規則的信念。
二、家教家風是現代公民德育的奠基。家、家族既是文明人類自我生產和繁衍的母體,也是社會組織結構的基本“細胞”,還是人類生命個體與社會組織生活之間的關鍵“鏈接”。因而,家教家風與整個社會教育和社會風氣有著密切關聯,F代社會,家教不僅依舊是整個社會教育體系的第一環節,更是現代公民道德教育的德行奠基,一個缺乏基本家教而能成為合格甚至優秀社會公民的現代人是難以想象的。所以,人們常把家教看作是養成人格美德的搖籃,將家風視為民風國風的風向標。
三、家教家風影響人的一生。孩子最重要的素質來源于社會遺傳,而社會遺傳來自于和孩子接觸的所有人,首先主要是家人,只要和孩子有接觸就會對孩子產生影響,所有能夠進入孩子眼睛的行為和進入孩子耳朵的聲音,事實上都是對孩子進行教育,和孩子接觸的每一個家庭成員其實也都是在對孩子上課。因此,作為家庭乃至家族整體素質反映的家風要比單獨親職的身教對孩子的影響還要大。所以,家教家風會影響人的一生,父母長輩就是孩子的啟蒙老師,孩子的一生都會打上家教的烙印。
四、家教家風有助于培養出健全的人格。家教是人生第一堂教育課,良好的家教有助于培養出健全的人格。家風是一種無言的教育、無字的典藉、無聲的力量,是最基本、最經常的教育,它通過日常生活影響孩子的心靈,塑造孩子的人格。家教大多是普普通通的語言,卻能在日常生活中影響每個人的心靈,通過言傳身教,讓每個家庭成員刻骨銘心。
五、家教家風造就了一個人的素質修養。優良的家教家風就是一個人高尚人格的精神滋養。有什么樣的家風,往往就有什么樣的做人做事態度、為人處世的風格。一個處在好的家風家教的人,會在其好風氣的影響下得到好的發展。有時候與一個人接觸,很快就感覺到他的文明程度、道德自律、舉止進退、做人修養,乃至人格人性。這些品質多半與家庭的影響、家學的淵源、家風的承繼、家教的成果有密切的關系。
[參考對策]
一、父母長輩需謹慎自律。在人生之初,孩子自我的形成有多種可能,而父母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他們會直接影響孩子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在一位優秀孩子的身上,總能折射出優良家風對他的影響,會讓人看到父母對子女成長精心撫育的印記。家教的主體是家長,傳承的規律是父傳子繼。家教不僅是以言教訓,更是以身作則,身教重于言教,父母首先要率先垂范,增強德育的自覺性。
二、家庭環境需風清氣正。一個處在好的家風家教的人,會在其好風氣的影響下得到好的發展。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句話很清楚的表達了所處的環境對一個人的發展很重要。古人語:人之初,性本善,每個孩子出生時都是一張白紙,未上課堂前就要上好真善美底色。家風不正的家庭,會讓孩子形成不良習慣,而一旦形成壞習慣,再發展成不良性格,人生趨勢將很難逆轉。所以,凈化家庭內部環境,給家庭制定必要的規矩,給孩子做出正確的表率,讓家風清正尤其重要。在實際家庭教育中,務必重視建立良好的家風和環境的熏陶。
三、家風建設需與時俱進。隨著社會的發展,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不斷被發揚光大,家風也在不斷被賦予新的內容,一些優良的家風家訓中的精華漸漸融入到了新的道德建設中。因此,新時代的家教家風的建設與培養需要與時俱進。對于傳統家風資源首先要進行分析,辨清其中的精華和糟粕、過時的部分和尚有價值的部分,對于傳統家風資源中過時的部分要進行剔除和拋棄,對于有價值的部分要進行轉化運用。
四、家校共建要相得益彰。當今社會,教育不僅僅是學校的責任,家庭對教育的影響也越來越大。家庭教育最為基礎,社會教育不可忽視,而學校教育的重要性也有目共睹。學校是文化圣殿,是教化人的專門場所,要求教師立德樹人,以淵博的知識培養人、以科學的方法引導人、以完善的人格教化人,但歸根結底,這種言傳身教、潤物無聲的學校教育必須與學生的第一任老師——父母及長輩的家庭教育相得益彰,才能聯手共同完成人才培養的使命。只有當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了合力,教育才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關推薦:
2018公務員申論熱點 | 申論范文 | 申論指導 | 經驗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