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試題 |
第 4 頁:參考答案 |
材料7
荷蘭的阿姆斯特丹運河帶被列為世界遺產,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給出這樣的評價:“阿姆斯特丹運河帶是16世紀末到17世紀初規劃一座新‘港口城市’的產物,體現了歷史與城市的完美結合。”
早在16、17世紀,荷蘭就形成了以政府主導的系統化空間規劃體系——各級市政當局都要對所轄區域進行空間規劃,規劃一般由相應層級的政府部門制定,交付議會審議通過,具有法律效力。阿姆斯特丹運河的建造和管理,也得益于該市政府的統籌規劃,體現了當局在城市建設與發展方面的智慧。
如今,阿姆斯特丹政府在遺產保護方面始終堅持守舊原則,努力將運河遺產完整地保留下來,也不輕易對城市布局進行調整。政府一方面頒布相關法令對運河遺產進行保護、加強管理,另一方面對運河沿岸的名人名園進行修繕以吸引游客,比如修復了運河上的古老木屋、安妮之家等。為了宣傳推廣運河帶,政府創辦了許多大型活動來吸引國內外游客,比如每年8月舉行的王子運河水上音樂會是荷蘭最大的音樂節,而阿姆斯特丹水上燈光節則是著名的歐洲五大燈光節之一。
面對過度旅游問題,阿姆斯特丹政府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限制新酒店的建造,將郵輪停泊港口移出城市中心,大力推廣阿姆斯特丹東片及周邊城市的旅游路線以分散客流量,等等。為減少環境污染,政府還加寬了人行道路,劃定了新的自行車專用道,不斷完善城市慢行系統。
荷蘭不但強調修建圍堤、海堤、水壩等防洪排澇系統,而且十分注重水利管理,在全國建立了水量調度和水情預報中心,形成覆蓋全國、相當完善的水利工程管理系統,以最大程度地保存和實現阿姆斯特丹運河的水利工程功能。
龐蒂斯沃特水道橋及運河于2009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是英國境內唯一跨越威爾士和英格蘭的遺產。隨著英國工業化的完成,龐蒂斯沃特水道橋及運河作為貨運通道的歷史使命漸已結束,如今,這一遺產已成為英國境內重要的水上旅游通道,并在運河沿岸居民的日常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
龐蒂斯沃特水道橋及運河保護涉及的法律法規相當完善,從一座橋到一片綠地,從一條小道到一片生態聚集區,各類保護都有法可依。如果涉及到各類遺產,則必須遵循相應的遺產管理法令。作為龐蒂斯沃特水道橋及運河的河道本體與橋梁(部分路橋除外)的所有者,英國水道局起保護管理的主導作用,它負責運河的修繕、橋及閘的維護、水質的監測,與公共、私人以及志愿者組織共同工作,以可持續發展的方式為民眾謀福利。英國水道局每年從復活節到10月份都會在龐蒂斯沃特水道橋及蘭格倫停泊處巡視,而對一些關鍵工程則每天巡視。一般情況下,日常的維護由地方工作人員負責實施,但當水工設施出現重大問題時,則需要國家層面的維修計劃和投入。
運河沿線地方政府擁有運河上的一些歷史橋梁以及遺產邊界內的部分基礎設施和緩沖區內的部分土地,負責建設和管理世界遺產點及緩沖區內的公共停車場和公廁等基礎設施,管理登錄建筑和保護范圍內的土地利用規劃,同時有權對英國水道局以及其他土地所有者影響遺產安全的行為進行監管。相關保護機構則負責遺產區域內各類遺產點相應的保護管理工作,例如威爾士歷史古跡委員會負責緩沖區內兩個國家級遺產點的管理,負責維護恰克鐵路高架橋等。
由各利益相關者組成的指導小組作為運河遺產協作管理的主體,定期開會來協同完成管理規劃的實施。他們堅持以可持續發展的方式管理遺產點及緩沖區,平衡遺產的保護、經濟的發展以及地方政府和社區的利益需求。此外,指導小組通過非政府組織“龐蒂斯沃特之友”來加強與運河沿線各地社區的聯絡,保護范圍及緩沖區內涉及的5000多個家庭經常會收到咨詢郵件,并通過有效的意見反饋途徑及程序切實參與到運河遺產相關事務的決策及管理中來。譬如在龐蒂斯沃特水道橋及運河申遺過程中,申遺文本以及管理規劃進行了長達12周的公示,以征求當地居民、企業、組織、游客等對這一遺產保護和管理的意見。
材料8
大運河不僅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古往今來,運河始終承載著互聯互通、拉近時空、共享資源的美好期待,人員、商品、文化、信息的流動拆除了地域的藩籬,拉近了人心的距離,為不同文化、不同語言的平等交流與合作奠定了基礎。時至今日,盡管運河的經濟功能不如往日突出,但是大運河長期積累的文化價值仍然具有豐富的現代意義,大運河文化中蘊含的包容情懷和互聯互通精神仍然是國際社會共同的追求。
2017年12月,以“中國大運河文化帶構建”為主題的第二屆中國大運河國際論壇在浙江杭州舉行。與會專家表示,古代陸上絲綢之路是一條連接歐亞大陸的商貿通道,海上絲綢之路是中國與東非、歐洲等地交流往來的海上大通道,而中國大運河則是將這兩條通道連接在一起的黃金水道。大運河與兩條絲綢之路最為重要的聯結,不僅在于地理意義上的南北通達,更在于二者皆具備的,以互聯互通、合作共享為內核的“商路精神”。正是這種“商路精神”,增進了各國各民族在經濟、政治、文化、情感上的交流,推動了區域協作共享、國際合作共贏和文化多元包容、文明共同發展。
“從世界貿易共同體到人類命運共同體,其實這里面都是相通的。世界貿易共同體首先是商貿的交流,而商貿的交流必然引發人員的交往,人員的交往則帶動文化的交匯,文化的交匯進一步促進感情的交流,感情的交流達成了命運的交融,最終形成了人類命運共同體。”專家進一步解釋道,“浙江的寧波、舟山都是非常重要的海上絲綢之路起始點,通過京杭大運河、浙東運河的聯結,把整個絲綢之路經濟帶與大運河文化帶串聯起來,從而為‘一帶一路’倡議提供更為深厚的經濟與人文基礎。”
三、作答要求
(一)根據資料7,梳理歸納國外運河遺產保護利用的主要經驗。(20分)
要求:(1)全面、準確,有條理;(2)字數不超過300字。
(二)資料6是某晚報擬刊登的一篇新聞報道。圍繞這篇報道,以“城市與運河和諧相處”為主題寫一則短評,與該報道一同在晚報刊發。(30分)
要求:(1)題目自擬,觀點鮮明;(2)論述深刻,結構完整;(3)字數不超過500字。
(三)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自古以來,互聯互通就是人類社會的追求。結合給定資料,以“互聯互通”為話題,聯系實際,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議論性文章。(50分)
要求:(1)主旨明確,結構完整,思路清晰;(2)內容充實,論述深刻,語言流暢;(3)不拘泥于給定資料;(4)字數1000~1200字。
相關推薦:
2019公務員真題及答案解析 ※ 萬題庫估分 ※ 微信對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