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招警考試中,相對于行測來說,申論是比較難的,也是得分比較低的,在申論里面,有一種題型,叫做對比分析題,這類題目其實有一定的歷史了,在北京、廣東等地的申論考試有所涉及,比如說2009年的北京考試中,有一道題目:“根據材料6、7、8的內容,比較分析新、韓、美三國提升國民文明意識,強化文明行為的做法”,這是一道對比分析題;在2010年的北京考試中,“依據給定材料,談談發展經濟、保護環境、保障健康三者的內在關系”;在2012年的廣東省考中,有一道題目:“所給材料提到了我們出租車行業“公司制”和“個體制”兩種管理模式,請對比分析這兩種模式的利弊”,這也是一道對比分析題。但是從這兩年的河南考試來看,這兩年在河南的考試中這種題型也經常會出現。比如說2013年的河南省考:“給定資料5介紹了我國當前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三種模式,請分析這三種模式主要特點和它們的不同之處”以及2014年的上半年聯考“分別位于材料3和材料4中的兩處“下劃線黑體字‘中國制造’”各有所指,請對比分析其異同”,都考到了這種題型,所以,作為河南公務員考試的新題型,需要引起各位考生的關注,今天,我們就對比分析題該怎么回答做一簡單的了解。
對比分析題主要以以下三種形式出現:一是關系對比分析,讓考生分析事物之間的關系;二是異同點對比分析,讓考生分析異同點;三是利弊對比分析,讓考生分析利弊。那么具體的題型和思路如下:
1、關系對比分析:整體表明對象之間的關系——深入分析對象之間的關系。比如讓考生分析A和B的關系,思路如下:先找出A和B的整體關系,然后再具體分析A和B之間的關系,如果是讓考生分析A、B、C三者的關系,那么思路如下:先找出三者的整體關系,然后再分別比較:A與B、C的關系;B與A、C的關系;C與A、B的關系。
2、異同點對比分析:概括各自的做法——對比羅列相同點——對比羅列不同點。比如讓考生分析A和B的異同,思路如下:先概括出A和B的做法。然后把二者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分別羅列出來即可。
3、利弊對比分析:分析各自的優勢——分析各自的劣勢——得出有效解決方式。比如讓考生分析A和B的利弊,思路如下:先分別分析A和B的優劣,然后將二者的優勢進行結合,加入個人的看法即為解決方式。
搜索公眾微信號"考試吧公務員"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