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論述是申論考試的最后一個環節,它能更全面、充分地展示應試者的知識基礎、理論水平、思維水平和文字表達等方面的能力,因而在申論考試中占據極為重要的位置。在申論考試中,文章論述題絕大部分是要求寫議論文,只有充分有力的論證才能成就一篇好的文章。而議論文的論證方法有很多,以下專家來為大家重點介紹最為實用也最能增強文章說服力的論證方法——舉例論證。
舉例論證,是指運用典型事例來證明論點的方法,列舉確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實,能夠增強論述說服力。舉例論證在申論文章中用得最多最廣,也是卓有成效的一種論證方法。事實勝于雄辯,運用恰當的事實論據可起到以一當十的作用。然而,考生想要用好舉例論證必須注意以下三個環節:
一、準確選取事例
這是運用舉例論證的第一個環節。申論文章的事例來源有兩個:一是來源于申論材料;二是運用自身儲備。
巧用申論材料。申論材料字數較多,包含大量事例,是選例的主要來源。在申論材料中,能證明觀點的例子可能很多,當大家都選擇同樣的例子證明同樣的觀點時,事例的論證力度就被削弱了。因此,要巧用申論材料,把材料用活。巧用材料,這里的“巧”,主要是指找準使用材料的角度。再好的事例,如果使用不當,也不能發揮其論證論點的作用。同一個事例往往有不同的側面,可說明不同的問題,使用時一定要注意找到與中心一致的角度,盡量把事例與論點結合到一起,使之密切相關。
調用自身儲備。自身儲備的事例,也是選例的重要來源。運用自身所了解和掌握的事例,既可以體現考生知識面的寬廣,也能增強文章的說服力和可讀性。調用自身儲備,要注意“確切、典型”兩個要求。
確切,一要確鑿無誤,時間、地點、人物、經過、結果等經得起推敲和驗證,不能瞎編亂造;二要切合文章觀點,要根據論點來選擇事例,不能“牛頭不對馬嘴”。
典型,一要精益求精,選擇最能體現文章論點、最具代表性的事例,不求多但求精,避免同類重復;二要“慕名而選”,選歷史名人或人們熟知的事例,增強說服力。
二、恰當敘述事例
恰當敘述事例是運用舉例論證的第二個環節,重在事實的列舉,講究以理服人。敘述事例力求簡明扼要,因為申論文章的“敘”是為議服務的,只要用最簡練的語言把意思表明,起到證明論點的作用就可以了,無須介紹過多細節。一般來說,所用事例若為人們所熟知,那就只需“一言以蔽之”,使之能證明論點即可;所用事例即使較為生僻,也要力求簡單,盡量不超過100字。典型的敘述事例的方法有以下兩個:
一個是敘述故事法。運用講故事的方式來敘述事例,使申論文章更加鮮活。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有些材料并不能直接證明論點,還必須根據論點的需要,將事例中隱藏的本質意義挖掘出來,增補一些與論點相近甚至相同的詞句。
【示例】
被譽為“科學幻想之父”的法國著名科學幻想小說家凡爾納,十八歲時在巴黎學法律。有一次,他參加了一個上流社會的晚會。當他從樓上走下來的時候,童心未泯的凡爾納像孩子一般從樓梯扶手上往下滑,結果撞在一個胖胖的紳士身上。此人正是法國著名作家大仲馬。從此,凡爾納結識了大仲馬,并在大仲馬的影響下,走上了文學創作之路。
【分析】
要體現“善于抓住機遇”這個論點,凡爾納的事例固然簡練但缺乏針對性。要想使這個事例能夠證明論點,需要對后面進行適當修改,增補一些內容:“這個偶然的機會讓他興奮不已,他覺得這是個難得的機會,是命運之神的安排,必須抓住它。于是,凡爾納主動結識大仲馬,并在大仲馬的影響下,走上了文學創作之路,成為一代著名科幻小說家。凡爾納終生慶幸自己能抓住那次機遇。”
一個是概括排比法。概括排比法,就是選取一組能論證同一論點的事例,盡量古今中外都有,然后對事例進行高度概括,一個事例凝練成一句話,以排比形式出現。這種概括排比式的“敘例”,不僅使語言氣勢磅礴,更能讓論據充分,論證有力。
三、充分議論事例
在運用舉例論證時,特別要注意在“議論事例”方面做到畫龍點睛,不能讓事例形同虛設,要用精練的文字、警策的句子寫出含義深邃、高度概括的議論性話語,對所選論據加以剖析、闡發,以讓舉例論證更有力度。具體來說,議論事例最常見的方法有兩種:
一個是原因分析法。即根據具體事例中的結果,由果索因,用原因與結果的必然聯系來證明論點的可靠性和正確性。一般來說,可以用“為什么……關鍵在于……”、“之所以……是因為……”等句式作為原因分析的連接詞。
【示例】
“河”邊濕“鞋”不濕“鞋”的關鍵在“人”而不在“河”。同是天津這條“河”,劉青山、張子善侵吞巨額公款,由當年的紅小鬼、國家功臣淪為人民的罪人,濕了“鞋”;木匠出身的書記李瑞環的“鞋”卻永遠干干凈凈。同是上海這條“河”,市委書記陳良宇濕了“鞋”,但當年著名的陳毅市長卻兩袖清風,一雙凈“鞋”。同是一條“河”,為什么有人濕了“鞋”,有人硬是“鞋”不濕呢?劉青山、張子善、陳良宇之所以陷入違法犯罪的深淵,關鍵是由于他們在政治上拋棄了共產主義的理想,思想上拜金主義嚴重,法律觀念淡薄。李瑞環、陳毅之所以常在“河”邊走,硬是不濕“鞋”,關鍵是由于他們政治上理想高遠,思想上永遠想著人民,想著國家,有著崇高的理想和品德修養。
一個是假設分析法。在概述具體事例后,或從正面、或從反面提出某種假設,改變事物存在的條件,并就此分析結果發生的變化。通過這種條件與結果之間關系的推演和比較,來強調事物在特定條件下的必然結果,進而達到論證論點的目的。一般來說,可以用“試想一下,如果……”等作為假設分析的連接詞。
【示例】
免檢制度理應廢除!按箢^娃娃”事件、“三鹿”問題奶粉事件將國人對食品安全的關注引至極點,食品安全問題已經成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作為我國的一個特殊現象,制造問題產品的,往往并不是無資質、名不見經傳的黑作坊,而恰恰是一些高掛著“免檢”牌的名優企業。這些本應在市場上起示范作用、使消費者放心的免檢品牌,反而成了擾亂市場秩序、損害人民生命健康的黑心品牌。試想一下,如果取消飲食產品免檢制度,對所有生產食品的企業進行定期、嚴格檢查,“問題奶粉”、“問題食品”事件還會頻現嗎?
掌握以上舉例論證的方法,專家相信,考生在作答文章寫作時一定能夠通過“事實”戰勝“雄辯”,使自己的文章大放異彩!
公務員行測題庫【手機題庫下載】丨搜索公眾微信號"考試吧公務員"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