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選調生申論考試中,真正的高手要靠理論政策水平和熱點積累來與普通考生拉開距離,但理論政策水平與熱點積累的深度從何體現?靠的就是文字,申論考試最終的落腳點在于書面語言。提醒考生,僅僅是記住還不行,還要有理解,對理論政策、熱點知識進行梳理加工,讓書本上的、網上的知識變成自己已經掌握的知識,最后落腳于紙面。要讓自己寫出來的東西簡潔明了,就要多加練習。
已經開始著手復習的考生會發現,申論作答中無話可說或者肆意瞎說的狀態是最惱人的,但也是經常現象。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原因無非存在于以下三點:一是考生對考試題材陌生、自己缺乏觀察與思考的緣故;二是思維水平不足,理論知識、標準表述積累不夠,導致對問題理解的深度有限;三是考生缺乏自己的中心思想,而每個人都應該有他的中心思想,這中心思想不是一件事上的“主要觀點”,而是在某些問題上的一貫認識,是自己固有的價值觀、人生觀、社會觀。蕓蕓眾生中,真正使他人折服的,是那些有個性、有獨立見解、有思想鋒芒的人,申論備考與作答也是如此。如果一個人能樹立一套對世間萬事自己的看法,甚至建立一套自己的哲學,面對紛紜的現象時能堅持這種以一貫之的看法,用中心思想去洞察萬物,就不難文思泉涌,就不愁無話可說,就不怕語言空洞。
僅僅有個中心思想,還只是看事物的角度,是運用知識的方法,還不是知識本身。要做到有話可說、筆下文字噴涌,做出的答案、寫出的文章內容充實,必須有廣博的知識,腹有經綸,胸有韜略,才能慷慨陳詞、雄辯滔滔,自然而然地將想要說的話送到筆端。而這一切實現的根本就在于標準表述的記憶積累與語言規范的加強。
如何使得自己的語言規范起來?中公教育輔導專家建議各位考生在復習閱讀報刊和輔導材料的過程中,一是要及時標記規范語句與定性表述,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有科學研究證明,勾畫的讀書習慣能夠加強記憶,加深理解;二是要勤于記錄,將可以為我所用的標準化表述抄錄或者粘貼下來,整理成冊;三是要勤于讀誦,增強申論語感,積累語言庫,有效強化閱讀理解能力;四是要多動手寫作,將積累到的材料真正變成自己的東西,有效增強文字表達能力。
關注"考試吧公務員"官方微信第一時間獲取公務員報名、真題答案、備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