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話原文】
立鴻鵠志,做奮斗者。
——2018 年5 月4 日,習近平在北大師生座談會上講話
【內容解讀】
“鴻鵠之志”,語出《史記·陳涉世家》:"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鴻鵠:天鵝,鴻鵠之志,意天鵝之志向,因天鵝飛得高而遠,故喻意志向高而遠大!時至今日,更多指人有遠大抱負。
“鴻鵠之志”是要志存高遠,然而時下的社會青年卻多沉溺享樂,從娛樂圈明星吸毒到富二代炫富,崇尚紙醉金迷;再者部分青年在大城市高企的房價、巨大的壓力之下,難言理想,為些許蠅頭小利爭得頭破血流。這樣的青年何談中國夢、民族復興?
習主席總書記講的很明白:廣大青年要“立鴻鵠志,做奮斗者”,要“培養奮斗精神,做到理想堅定,信念執著,不怕困難,勇于開拓,頑強拼搏,永不氣餒”。諄諄教誨里傳遞著習近平總書記對一代青年成長的無限關切。
【案例素材】
1. 宋璽
文能當北大學霸,藝能拿合唱冠軍,武能維和打海盜。這是媒體對她早有的評價。5月3日,在與總書記的座談會上,她作為北大唯一的學生代表,向總書記匯報了自己求學、當兵的經歷,以及讀書心得,她說,“從蜜罐子到部隊的經歷,讓我深刻感受到大學生一定不能脫離群眾,一定不能架空自己!甭犃怂慕洑v,總書記說她就如同電影《紅海行動》里那位女兵,點贊她是青春中國最美的樣子!
她就是來自古老上黨長治的90后山西女孩——宋璽。2012年,18歲考上了中國最頂尖學府之一的北京大學;2014年,為北京大學學生合唱團領唱出戰拉脫維亞的第八屆世界合唱比賽,為中國贏得了兩枚金牌;2015年9月23日,正式入伍;2016年12月,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十五批赴亞丁灣護航編隊里唯一的一名女陸戰隊員。座談會上,面對習總書記與全校師生,她許下承諾——“爭做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2. 羅寅生
火箭軍某導彈旅發射營長羅寅生,當參謀,他參與創新火力突擊“先打后轉、邊打邊轉、轉后快打、打完即藏”等多套訓法戰法,并在全軍一次重大演習中,成功展示某新型導彈“多向攻擊、精打要害”訓法戰法。當科長,他牽頭擬制多種作戰方案,積極開展新型導彈作戰指揮、快速火力突擊等流程優化,縮減導彈測試時間,探索的“四級待戰”值班模式被上級推廣。當營長,他帶著官兵開展“新體制下合成發射營編組作戰運用問題”研究并初見成效。在羅寅生的筆記本上,記著這樣一句話:新體制是創新的產物,也是創新的平臺,必須向創新要思路要出路,用變革的辦法解決變革中的問題,在萬里天疆寫下了驕人戰績。
3. 陳冬
第三個“中國航天日”剛過去不到一周,航天員陳冬的記事本扉頁上就多了一行字:“航天駕駛員,航天飛行工程師,載荷專家!4月23日,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主任楊利偉宣布第三批預備航天員選拔工作正式啟動,特別指出了這三種預備航天員的選拔類別。為盡快達到選拔要求,陳冬給自己制訂了全新計劃,訓練內容更多、訓練標準更高。從2010年5月7日加入航天員隊伍,陳冬從未停止過逐夢九天的步伐。特別是由于近期連續參加博鰲亞洲論壇、“中國航天日”活動,陳冬更是利用節假日時間加班加點。在航天城里,航天員除了要完成繁重的學業,還要完成極具挑戰性的訓練任務,令陳冬記憶最為深刻的是超重耐力適應性訓練。一般人只能承受3至4倍重力加速度,而航天員卻要承受8倍重力加速度。
“我當時第一次做8倍重力加速度訓練,肚子被完全壓下去,呼吸異常困難,心率達到了170!标惗χf,“做完訓練我兩腿發軟,是被工作人員扶著下來的。”即便如此,陳冬做完超重耐力適應性訓練后,還要回宿舍躺在床上,把幾倍于身體的重物壓在身上,繼續摸索呼吸技巧和對抗動作,沒有絲毫懈怠。無論是常規訓練,還是航天專業技術訓練,航天員所要進行的8大類上百個科目訓練任務,陳冬在同批航天員中成績名列前茅。
4. 徐前凱
徐前凱,男,漢族,1987年12月生,中共黨員。2017年7月6日下午,正在進行調車作業的徐前凱發現前方突然有一位老婆婆橫穿鐵道。眼看列車就要撞上老人,他立即發出停車指令,隨后不顧自身安危從運行中的火車上跳下,奮力將老人向外拉出道心。老婆婆得救了,徐前凱的右腿卻不幸被火車碾壓,造成高位截肢。
徐前凱樂于助人的行為彰顯高尚情操。2012年6月,他在遵義車務段盤腳營站工作時,就曾因勇救一位橫穿股道的老人受到廣泛贊譽。徐前凱愛崗敬業,堅守職業道德,服從組織安排,勤勤懇懇、踏踏實實做好本職工作,9年來從未發生一起違章違紀問題,消除了多起安全隱患。他的事跡被各大媒體廣泛報道后,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反響。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