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言語理解 |
第 6 頁:判斷推理 |
第 12 頁:數理能力 |
第 17 頁:常識應用能力 |
四、分析推理(46—55題):每題中給出一段陳述,這段陳述被假設是正確的,不容置疑的,根據這段陳述,選出一個正確答案。
第46題 一個地區的能源消耗增長與經濟增長是呈正相關的,二者增長的幅度差通常不大于15%。
2010年,甲省統計報告顯示:該省的能源消耗增長了33%,而經濟增長率卻是16.3%。以下各項如果為真,都可能對上文中的不一致之處做出合理的解釋,除了( )。
A.一些地方官員為了給本地區的經濟發展留點余地,低報了經濟增長的數字
B.民營經濟在甲省的經濟中占的比例較大,某些民營經濟的增長難以被統計到
C.由于能源價格的大幅上漲,甲省新投資上馬的企業有90%屬于低能消耗企業
D.由于能源價格的大幅上漲,高能耗的大型國有企業的經濟增長普遍下滑
【正確答案】C
解析:
A項和B項均說明經濟增長率應高于現在的數字,即這個幅度差可能并不大于15%,解釋了矛盾。D項指出高能耗企業在消耗了相同量的能源的情況下所獲得的經濟增長率降低了,這可能會使得該省的能源消耗與經濟增長之間的幅度差變大,解釋了矛盾。C項,若新投資上馬的企業有90%屬于低能耗企業,那么經濟增長率與能源消耗之間的幅度差應該縮小,C項說法加深了矛盾。故本題正確答案為C。
第47題 一個人只要是誠實的,那么他一定就是一個守法公民。以下哪項對此最能構成反駁?( )
A.大多數誠實的人是遵守法律的
B.有些違法分子是不誠實的
C.從不說謊的老宋因違規砍伐樹木被捕了
D.不誠實本身就是一種違法行為
【正確答案】C
解析:
本題考查的是充分條件假言命題為假的情況。一個充分條件假言命題為假的唯一條件是前件真并且后件假。題目中要求對題干最能構成反駁的情況,則無疑證明這個命題為假是對其的最大反駁。C項中老宋“從不說謊”即老宋是“誠實的”,而“違規砍伐樹木被捕了”則是對“一定是一個守法公民”的否定,即C項滿足了前件真且后件假的情況,則可得知題干命題不成立,從而C項對題干構成了最大程度的反駁。故本題正確答案為C。
第48題 張先生認識趙、錢、孫、李、周五位女士。
(1)五位女士分為兩個年齡檔:三位女士小于30歲,兩位女士大于30歲
(2)兩位女士是教師,其他三位女士是秘書
(3)趙和孫屬于相同年齡檔
(4)李和周不屬于相同年齡檔
(5)錢和周的執業相同
(6)孫和李的職業不同
(7)張先生將同其中一位年齡大于30歲的教師結婚請問誰是張先生的未婚妻?( )
A.趙
B.錢
C.李
D.周
【正確答案】C
解析:
由“趙和孫屬于相同年齡檔,李和周不屬于相同年齡檔"可以推出趙女士和孫女士年齡都小于30歲,否則李女士和周女士不能屬于不同的年齡檔,因此錢女士年齡一定大于30歲,剩下的一個大于30歲的是李女士或者周女士;同理,由“錢和周的職業相同,孫和李的職業不同”可推出錢女士和周女士的職業是秘書,趙女士的職業是教師,剩下的一個教師是孫女士或者李女士。而張先生的未婚妻是年齡大于30歲的教師,因此只可能是李女士。故選C。
第49題 人類基因組測序完成后,生物學家便一直在繪制堿基上的小差異,即單核省酸多態性,這些小差異成為2007年10余個研究項目的關鍵內容。在這些被稱為廣泛關聯基因組研究中,研究人員對數千名患病或無病個體的DNA進行了對比,以確定哪些小的基因差異會給人類帶來疾病風險。
由此不能推出的是( )。
A.今后更多的人將會擁有自己部分或全部的基因組
B.今后更多的人將會準確地了解自已存在患何種疾病的風險
C.發現人類基因組個體差異
D.發現人類基因組集合體差異
【正確答案】D
解析:
題干是通過個體比對發現小的基因差異,沒有提到集合體差異,無法推出能否發現集合體差異,所以正確選項為D。
第50題 一位高中英語教師在最后的一次試驗中,把一些真正的、通常使用的格言散置于幾個他自己編造的、無意義的、聽起來像格言的句子之中。接著他讓學生們對所有列出的句子進行評價。學生們普遍都認為偽造的格言與真正的格言一樣地具有哲理。這個老師于是就推論出格言之所以得到了格言的地位,主要是因為它們經常被使用,而不是因為它們具有內在的哲理。
下面哪一項如果正確的話,最能質疑這個老師的結論?( )
A.有些格言使用的頻率比其他格言的高
B.在所列出的句子中,真正的格言的數量比偽造的格言的多
C.格言型的句子與聽起來像格言的句子具有不同的風格
D.那些被選擇作為評價者的學生,缺乏判斷句子哲理性的經驗
【正確答案】D
解析:
老師的結論是:格言之所以為格言,是因為經常被使用,而不是因為其具有內在哲理.。如果D項成立,說明這些學生并不具備判斷句子哲理性的經驗,即意味著偽造的格言并不像真格言一樣具有哲理性,因此老師推出結論的前提不成立,也就無法就此推出結論,因此最能質疑老師的結論。其他各項不能質疑老師的結論,故本題選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