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言語理解 |
第 6 頁:數量關系 |
第 8 頁:判斷推理 |
第 15 頁:常識判斷 |
第 17 頁:資料分析 |
第 19 頁:參考答案 |
16. 能使用工具的人類的出現,據說距今已有兩百萬年。不要小看第一個使用石器的人,第一個燧木取火的人,第一個跨上馬背的人,他們越過了人類兒童時代一座又一座真正的“三峽”——不,他們的步履更為艱難,他們的業績更為偉大。人類在漫漫的行程中,每一分鐘都在向著難以數計的未知領域進軍,都有難以數計的第一個穿過“三峽”的人開拓道路。于是歷史昂然向前。
“難以數計的第一個穿過‘三峽’的人開拓道路”,這里的“第一個”的含義是( )。
A.是指第一個穿過三峽的人
B.是指人類歷史上知難而進、具有首創精神的人
C.是指推動歷史前進的英雄
D.是指無數敢于冒險的人
17. 建筑陶瓷污染嚴重,烏煙蔽日,曾經是閩南沿海一大“景觀”。經過一年半的治理,閩南拆除了制造污染的2500個窯爐煙囪,使當地的環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最能準確復述這段短文主要意思即主要內容的是( )。
A.制造陶瓷容易造成嚴重污染
B.閩南沿海地區制陶瓷工業很發達
C.閩南加強治污力度,改善環境
D.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通常是不可兩全的
18. 雜文像一切文學作品一樣,貴在創新;如果______________。雜文家邵燕祥的作品不僅具有創新性,而且很講究文章氣勢,智慧結合了勇毅,___________,形成一種特有的氣勢。
(1)不能發人所未發,見人所未見,失去新穎性,只能敗壞讀者的胃口,就會顯得十分陳舊
(2)失去新穎性,不能發人所未發,見人所未見,就會顯得十分陳舊,只能敗壞讀者的胃口
(3)使他的文字無媚態,有棱角,顯風骨
(4)在其文字中有棱角,顯風骨,無媚態
A.(1)(3) B.(2)(3) C.(1)(4) D.(2)(4)
19. 承運人對非由于承運人的實際過失或私謀,或者承運人的代理人,或雇傭人員的過失或疏忽所引起的其他任何原因,所造成的船舶損害不負責任,但是要求引用這條免責利益的人應負責舉證,證明有關的滅失或損壞既非由于承運人的實際過失或私謀,亦非承運人的代理人或雇傭人員的過失或疏忽所造成的。
對上文理解正確的是( )。
A.如果承運人所雇傭的人員有過失,則承運人可以免責
B.即使承運人的代理人無疏忽,承運人仍不可免責
C.無證據證明承運人有疏忽,承運人仍要負責
D.有證明表明承運人的代理人無過失,承運人無須負責
20. 醫學上認為:人的記憶力和學習能力在四五十歲后,便明顯地開始衰退。但事實證明,那些有開創性的、不斷參加社會活動的人的頭腦要比自身的年齡年輕得多。
下述理解錯誤的是( )。
A.老年人由于參加社會活動,具有開創精神,頭腦比實際年齡要年輕得多
B.四十歲以后就記不住電話號碼了
C.積極的鍛煉,有助于延緩衰老
D.四五十歲以后仍可以干出一番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