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言語理解 |
第 9 頁:數量關系 |
第 11 頁:判斷推理 |
第 18 頁:資料分析 |
第 23 頁:常識判斷 |
第 26 頁:參考答案 |
36.只需輕點鼠標,我們就可把莎士比亞所有作品免費下載到電腦里,但有耐心在屏幕前把它仔細讀完的人,100個人里恐怕都挑不出一個。研究表明,顯示屏與紙張在物理性質上的不同,直接決定了人們無法從電腦上獲得傳統的閱讀樂趣。在閱讀紙質圖書時,文字不會移動,可以讓人平心靜氣,但在電腦前,鼠標點擊和滾屏不可避免地會打斷人的注意力,令人失去耐心,和對文字全面的把握。此外,手指在觸摸紙張和顯示屏時對大腦感知區域的刺激也完全不同,前者更有助于激發人的潛意識,幫助理解文字之美,而不僅止步于獲得信息。
這段文字旨在表達的是:
A.電子書與傳統閱讀效果的區別
B.電子閱讀有別傳統閱讀方式的特點
C.電子閱讀不如傳統閱讀方式有趣
D.傳統閱讀具有電子閱讀無法比擬的優勢
37.當年韓愈被貶到潮州做刺史,雖然只有8個月的時間,卻不怕費力,大力興辦州學,捐出所有的俸銀,用作辦學費用,并積極推廣唐朝的普通話,“以正音為潮人誨”。8個月后,韓愈就調離了潮州,幾乎沒有什么“政績”可言,然而他給潮州留下了巨大的精神財富。到南宋時,潮州已是文化名城,有了“海濱鄒魯”的美譽。
這段文字意在說明:
A.語言規范化是一項長期的工作 B.潮州成為歷史文化名城的原因
C.文化建設對城市有深刻的影響 D.評價官員不應只看短期的政績
38.古希臘和古代中國相似的經驗知識曾產生了相似的理論洞察力,比如亞里士多德和《墨經》對杠桿原理的認識。但是,古希臘的初始力學理論很快發展成理論知識的綜合體,而中國墨家的力學傳統在戰國之后就中斷了。不擅長觀察、認識物體運動并形成系統的理論,這是中國古代科學傳統中一個明顯的“軟肋”。相比之下,中國人在解決實際問題方面的建樹更加突出。
這段文字意在說明:
A.中國古代科學發展的特點
B.中國古代科學傳統中斷的原因
C.古代中國對于力學最初的研究不遜于古希臘
D.力學理論的不完備是中國古代科學研究的弱點
39.基因療法是一種全新的治療方式。科學家發現,遺傳密碼對一切生物都是通用的,他們想到利用對人體無害的逆轉錄病毒充當載體,把正常基因輸送到人體內。這個過程是先從患者身上取下一些細胞,然后把正常基因嫁接到病毒上,再讓這些病毒去感染取出的人體細胞,讓它們把正常基因插入細胞的染色體中,這樣人體細胞就能夠獲得正常的基因,來取代原有的異常基因。把這些修復好的細胞培養、繁殖到一定數量后送回患者體內,這些細胞就會發揮“醫生”的功能治好疾病。
對“基因療法”理解正確的是:
A.基因療法無需服用藥物,安全性高,副作用小
B.基因療法需要把正常基因嫁接到待修復細胞中的病毒上
C.基因療法需要以病毒為載體,這種病毒對人體無害
D.基因療法將在醫學領域獲得大規模的應用
40.信用報告是對每個人以往的信用記錄匯總,是商業銀行等機構記錄個人信用信息在央行征信系統的反映。信用報告增容不能在個人完全不知情的情況下,由商業銀行等機構與央行征信中心“秘密交易”、暗箱操作,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央行征信中心對個人和企業組織信用報告內容的任何增加,都應當提前向社會各界進行正式公告,明確告知信用主體哪些信用內容即將正式納入征信系統成為信用報告內容,從何時正式開始,相關不良信用將產生哪些不良后果,如何及時查詢了解自己的信用狀況以及如何提出異議尋求救濟等等事項。
這段文字意在說明:
A.央行征信系統的運作應進一步規范、透明
B.信用報告記載的公民信息應征得公民的認可
C.信用報告增容應充分尊重公民的知情權
D.信用信息具有重要價值,應珍惜個人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