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常識判斷題 |
第 2 頁:類比推理題 |
常識判斷題:
1.“物以稀為貴”應理解為( )。
A.使用價值決定價值 B.供求關系影響商品價格
C.價值決定使用價值 D.商品稀少價值就大
【答案】B。解析:商品的價格受供求關系影響,供大于求,商品的價格就低,供不應求,商品的價格就高。物稀,則供不應求,物的價格上漲。因此B正確。
2.2006年12月22~23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會議明確指出,推進新農村建設的首要任務是( )。
A.建設現代農業 B.建立農村社保體系
C.加大政策扶持 D.加速農村城鎮化
【答案】A。解析:繼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把發展現代農業作為推進新農村建設的著力點后,中國政府在2006年12月22日至23日舉行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進一步強調,推進新農村建設,首要任務是“建設現代農業”。故本題選A。
3.2006年12月5~7日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2007年經濟工作進行了具體部署。在“經濟增長、就業、物價、國際收支平衡”四大宏觀調控目標中,( )被放在2007年經濟工作的突出位置。
A.經濟增長 B.就業 C.物價 D.國際收支平衡
【答案】D。解析:在“經濟增長、就業、物價、國際收支平衡”四大宏觀調控目標中,促進國際收支平衡,已被放在2007年經濟工作的突出位置。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著重指出,必須把促進國際收支平衡作為保持宏觀經濟穩定的重要任務。
4.2007年3月5~16日,十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在北京舉行。會議通過了關于政府工作報告的決議,表決通過了( )、企業所得稅法等。
A.物權法 B.個人所得稅法 C.就業促進法 D.網絡安全法
【答案】A。
5.中共北京市第十屆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2007年5月22日選舉( )為北京市委書記。
A.王歧山 B.蔡赴朝 C.劉淇 D.王安順
【答案】C。
6. 在中英《南京條約》及其附件中,最能反映英國發動侵略戰爭目的的規定是( )。
A.割讓香港島 B.開放五個通商口岸
C.賠款的規定 D.英國享受最惠國待遇
【答案】B。 解析:英國發動侵華戰爭的目的是攫取侵略權益,打開中國市場。故選B。
7. 某環衛所積極推行城市垃圾分類回收管理,他們在A社區放置了一些有分類標志的垃圾回收箱,結果卻發現仍然有許多居民并沒有將生活垃圾分類放置。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最不可能的是( )。
A.居民每天產生的生活垃圾數量多
B.居民不清楚生活垃圾分類的標準
C.居民的環境保護意識不強,不愿承擔相關費用
D.居民嫌麻煩,沒有養成垃圾分類的良好習慣
【答案】A。
8. 公民與國家之間的關系,反映在法律上就是憲法規定的( )。
A.守法和執法的關系 B.公民的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C.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D.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
【答案】D。
9. 甲、乙二人均系木材廠的工人。某日為某房主搬運木材,午休時,甲說不知這木材是否能燃燒,乙說我去試試,說完乙便用打火機去點,結果引燃了旁邊的油桶,將房主的房子燒毀,乙對房子燒毀的態度是( )。
A.疏忽大意的過失 B.間接故意
C.意外事件 D.過于自信的過失
【答案】A。 解析:疏忽大意的過失,是指行為人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以致發生危害結果的心理態度。
10. 針對商品價格違法事件頻繁發生的狀況,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決定在全國統一開通價格舉報電話“12358”。全國開通價格舉報電話,政府運用的宏觀調控手段是( )。
A.經濟手段 B.輿論手段 C.行政手段 D.法律手段
【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