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常識判斷 |
第 3 頁:言語理解 |
第 7 頁:數量關系 |
第 9 頁:圖形推理 |
第 10 頁:定義判斷 |
第 11 頁:類比推理 |
第 12 頁:邏輯判斷 |
第 13 頁:資料分析 |
41、英國哲學家培根在其著作《論讀書》中談到,“________ ”。他的《論讀書》對于后人的閱讀行為有很大影響:“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聰慧,學習數學使人精密,學物理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高尚,邏輯修辭使人善辯。”
填入畫橫線處最恰當的一句是( )。
A.讀書讓生命更精彩
B. 讀書在于造成完全的人格
C. 讀書可加深對世界的認識
D. 知識就是力量
正確答案:B
解析:
培根《論讀書》對后人閱讀行為的影響是:“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聰慧,學習數學使人周密,學物理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高尚,邏輯修辭使人善辯。”其中“明智、聰慧、周密、深刻、高尚、善辯”等都是對人格的闡釋,由此可知,填入橫線處最準確的一句是“讀書在于造成完全的人格”,故本題答案為B。
42、2009年6月26日,在西班牙塞維利亞召開的第33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山西五臺山申報世界文化遺產項目被審議通過,至此,我國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景觀地已達38處。五臺山是佛教圣地,為持續1600余年的佛教文化信仰中心。同樣是幾千年的文明古國,印度的佛教大都失傳了,中華佛教卻繁榮昌盛,甚至連佛教禮儀服裝等細枝末節的元素都保留得非常完整。
本段文字意在說明( )。
A. 民族文化異彩紛呈
B.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
C. 中華文化獨樹一幟
D.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
正確答案:B
解析:
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其歷史發展過程中創造和發展起來的具有本民族特點的文化。文段只介紹了佛教文化這一種民族文化,“異彩紛呈”形容出現了許多過去沒有的新事物,故A項錯誤。源遠流長:源頭很遠,水流很長,比喻歷史悠久。獨樹一幟:單獨樹起一面旗幟,比喻風格獨特新奇,自成一家。博大精深:形容思想和學識廣博高深。佛教文化不是中國獨有的,故說“獨樹一幟”不恰當,排除C項。文段講五臺山佛教文化持續了1600余年,“甚至連佛教禮儀服裝等細枝末節的元素都保留得非常完整”,故說“源遠流長”更合適,排除D項,本題答案為B。
43、在晚年得了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藝術大師雷瓦諾,他在作畫時必須忍受身體的疼痛,甚至連畫筆都無法拿穩,經過這些病痛之后,他留下一句令人深思的話:“痛苦會過去,美會留下。”
文段所表達的寓意是( )。
A. 人生苦短,努力趁早
B. 苦痛一時,藝術千秋
C. 艱難困苦,玉汝于成
D.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
正確答案:B
解析:
A項意思是人生短暫,要想有所成就,須盡早努力。B項的意思是雖然忍受著一時的痛苦,但是卻把美好的藝術作品留傳下來。C項的意思是要想成就大器,必須經過艱難困苦的磨煉。D項意思主要是告誡人們要珍惜時光,不要等到老了才知道時間的寶貴。文段主要講的是藝術大師雷瓦諾每次作畫時都要忍受著巨大的痛苦,最后感嘆:痛苦會過去,美會留下。與之最為符合的寓意是B項,故選之。
44、人與生物圈計劃中國有,世界其他國家也有。目的是尋求同一個答案。為什么人們在享受自己獲得的和創造的財富時,會時時受到大自然種種懲罰?因為在土壤侵蝕、沙漠化、濫伐森林、越來越多的物種滅絕、環境污染等所導致的生態系統退化中,已經意識到能登月球、造核武器的人類,還沒有真正揭開人與生物圈之間的秘密。
文段最后的“秘密”一詞具體指的是( )
A.人類為什么會受到大自然的懲罰
B.人類獲得和創造了財富還會受到懲罰的原因
C.人類應怎樣在獲得發展的同時來維持生態平衡
D.人類搞經濟建設怎樣才能和環境相適應
正確答案:C
解析:
A項和B項都是從人類受懲罰的原因去分析,概括得不夠全面;D項側重于談人類怎么適應環境,這只是文段講述的一個方面;C 項概括得最為全面。故本題答案為C。
45、當下,改編經典似乎已成為舞臺和影視創作的一種潮流。但讓人感到遺憾的是,有的改編者缺少對經典應有的敬畏,甚至肆意顛覆和解構經典。元雜劇《趙氏孤兒》產生之后,不僅被改編成多種藝術形式,還是最早傳入歐洲的中國戲劇。它所傳達的追求正義、忍辱負重、舍生取義的民族精神,曾激勵著一代代華夏兒女。編劇陳涌泉在改編《程嬰救孤》這一經典名劇時,首先看重的就是原著千百年來一直被后人傳頌的歷史精神,主題立意的確立、人物關系的設置、故事情節的展開,都是基于表現和強化這種歷史精神。
文段意在說明( )。
A. 改編經典愈來愈熱,但對經典的解讀出現重大誤解,甚至出現了肆意顛覆和解構經典的情況,這種現象是應該被杜絕和禁止的
B. 經典之中所傳達出的追求正義、忍辱負重、舍生取義的民族精神是我們后世之人應該繼承和發揚光大的
C. 陳涌泉改編的經典名劇《程嬰救孤》在主題立意、人物關系、故事情節等方面更突出了經典中所包含的精神
D. 只有在改編經典之作時尊重經典的歷史精神,才能表現和強化經典中所傳達出的精神,為世人所傳頌
正確答案:D
解析:
A 項,不是所有的改編者對經典的解讀都會出現重大誤解,文段中是“有的改編者”,文段也未體現出要對經典改編的現象進行杜絕和禁止,故A項錯誤。B項表述以偏概全,不是所有的經典都表現的是“追求正義、忍辱負重、舍生取義的民族精神”,文段中所指的是元雜劇《趙氏孤兒》,故B項也不符合。C項是文段中一個成功改編的實例,不是文段的意圖。《趙氏孤兒》被改編成多種藝術形式,最早傳入歐洲,以及陳涌泉改編的《程嬰救孤》都是為突出改編經典要尊重經典的歷史精神,故D項表述為文段的意圖所在,本題選D。
46、現代大學生的求職壓力越來越大,在畢業找工作時,很多人都會有失落的感覺和悲觀的情緒。以80后、90后為主體的大學生,更多地把就業壓力歸結于“社會用人不公、家庭幫助不大、學校指導乏力”,而忽視了內部因素:自我努力不夠,對就業壓力的歸因仍存在“怨婦”現象。
這段文字的論述中心是( )。
A. 大學生的求職壓力越來越大
B. 如何尋找就業機會和發展途徑
C. 大學生求職難的原因
D. 大學生需要從自身找原因解決求職壓力問題
正確答案:D
解析:
轉折詞“而”字后面的內容是文段的重點。“對就業壓力的歸因仍存在‘怨婦’現象”說明大學生把就業壓力更多地歸于外部因素而忽視了內部因素。A項為文段表述的現象;B項內容與文段無關;C項所述過于寬泛,文段強調的是應從內部因素考慮大學生求職難的原因。本題正確答案為D。
47、科學知識的普及不僅不能等同于科學精神的傳播,相反,不恰當的科學普及反而會損害科學精神,使公眾加深對科學的誤解。比如傳統科普常常把科學神化,盲目認為科學技術所導致的社會后果必然是好的,對科學技術所產生的負面效應避而不談,或者把它當做偶然的技術上的失誤。科學精神的一個重要部分是懷疑精神,科學本身也可以是懷疑的對象。科學知識之所以值得信賴,并不是因為它是絕對真理,而是因為它是每個人都可以親自驗證的。對科學本身提出質疑正是科學自身的要求。只有正視科學所帶來的種種負面效應,才能更好地用科學建設人類的未來。
這段文字意在說明( )。
A. 要正視科學帶來的負面效應
B. 懷疑精神是科學精神最重要的一部分
C. 科學知識與科學精神的區別
D. 不恰當的科學普及具有嚴重的危害性
正確答案:A
解析:
文段首先將科學普及與科學精神進行比較,然后說明科學需要有懷疑精神,接著說明對科學提出懷疑的正確性,最后一句通過“只有……才……”表明作者的意圖,即要正視科學帶來的負面效應。故本題正確答案為A。
48、近年來教育當局與大學教師,無論如何的善于自辯自解,對此實難辭咎。抗戰其間,各部門都感到人才的缺乏。我們所缺乏的人才,主要的不在量,而在質。雕蟲小技的人并不算少。但無論做學問,或是做事業,_______。
填入畫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
A. 所需要的都是眼光遠大的人才
B. 這類人都不足以成大事
C. 都不缺乏這類人才
D. 其都不算做真正的人才
正確答案:A
解析:
根據前面的文字可知,主語是“做學問、做事業”,B、D項均包含主語,排除。前一句說雕蟲小技的人不算少,后一句轉折,隱含的意思是說這類人并不是做學問、做事業所需要的,故橫線處應填入做學問、做事業所需要的是什么樣的人才。A選項正確。本題正確答案為A。
49、求真是科學之要義,務實是發展之要旨。科學發展離不開求真務實,要不得虛假浮夸。培育和發揚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和領導作風,是滌蕩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的有力武器,是使科學發展觀落到實處的重要保證。對部隊而言,只有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樹立起求真務實的作風,在工作中自覺糾正違背科學發展觀要求的觀念和做法,才能不斷提高履行新世紀新階段我軍歷史使命的能力,不斷開創部隊建設科學發展的新局面。
下列說法與原文相符的是( )。
A. 培育和發揚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和領導作風,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決定性因素
B. 只要求真務實,杜絕虛假浮夸,就能夠實現科學發展
C. 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樹立起求真務實的作風,是開創部隊科學發展新局面的必要手段
D. 要實現科學發展,就要培育求真務實的作風,不斷提高履行新世紀新階段我軍歷史使命的能力
正確答案:C
解析:
A項偷換概念,原文是“培育和發揚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和領導作風……是使科學發展觀落到實處的重要保證”,而不是“決定性因素”。B項邏輯關系錯誤,原文是“科學發展離不開求真務實,要不得虛假浮夸”,即“求真務實,杜絕虛假浮夸”是“實現科學發展”的必要條件,而不是充分條件。C項,原文是“只有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樹立起求真務實的作風……才能……不斷開創部隊建設科學發展的新局面”,即前者是后者的必要條件,C項邏輯關系正確。D項,“不斷提高履行新世紀新階段我軍歷史使命的能力”是“實現科學發展”的結果,而不是條件。故本題正確答案為C。
50、現代女性文學之所以不同于傳統的女性寫作,根本原因就在于她具有豐富的現代人文精神內涵,她以女性為經驗主體、思維主體、審美主體和言說主體來關注社會、反映現實。從百年以來中國女性文學成長的經歷來看,從冰心到丁玲,從舒婷到張潔,從鐵凝到遲子建,這些女性作家的代表都始終站在時代的前列,悉心把握時代的脈搏,自覺吸收時代的精神營養,在追求個性解放、婚姻愛情自由和女性人格獨立,以及女性對社會責任的擔當等方面進行探索。
這段文字意在( )。
A. 呼吁女性寫作要努力把握時代的精神向度
B. 闡述現代女性文學與傳統女性文學的根本不同點
C. 贊揚中國的女性作家站在時代前列,對社會各方面進行了探索
D. 提倡中國的女性作家應當向冰心、丁玲等學習
正確答案:A
解析:
文段是總―分結構,第一句話是主旨,提出現代女性文學與傳統女性寫作的根本不同在于,前者是以女性為主體來關注社會、反映現實。第二句話以冰心、丁玲等人為例,說明中國的優秀女性作家始終站在時代的前列,把握時代的精神,而不是像傳統女性寫作那樣,只關注狹小的個體生活空間(這是可以從第一句話中推出來的)。因此,作者在這里是要發出一種積極的聲音,即呼吁中國的女性作家,要向冰心、丁玲等學習,自覺地把握時代變化,吸收時代的精神營養。概括起來即為A項,呼吁女性寫作時要努力把握時代的精神向度。B項是對文段主旨的復述,C項是分句中的內容,D項過于空洞,沒有點出具體的學習內容,故本題選A。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