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常識判斷 |
第 5 頁:言語理解 |
第 9 頁:數量關系 |
第 11 頁:判斷推理 |
第 13 頁:資料分析 |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下面的題目。
某省城鎮就業人員增長明顯快于鄉村。2007年全省城鎮就業人員比1978年增長2091.4萬人,增加3.4倍;年均增長6%,所占比重達到43.5%,上升23.8個百分點。全省鄉村就業人員比1978年增加1020.2萬人,增長40.8%;年均增長1.2%,所占比重為56.5%,下降23.8個百分點。
非農產業成為就業的主導產業。2007年全省第三產業就業人員比1978年增加1574萬人,增加2.9倍,年均增長7.1%,所占比重達到了34%,上升16.6個百分點,成為拉動就業增長的主要力量。與1978年相比,第一產業就業人員減少85.7萬人,所占比重下降了37.0個百分點;第二產業就業人員增加1623.3萬人,所占比重上升20.4個百分點。
非公有經濟的就業比例迅速上升。1978年全省個體經濟就業人員僅有2353人。2007年個體工商戶就業人員達到了397.8萬人,所占比重為6.4%;私營企業就業人員達到522.7萬,比重為8.4%;港澳臺企業就業人員27.4萬人,比重為0.4%;外商投資企業就業人員108.3萬人,比重為1.7%。
131( 單選題 )1978年,該省鄉村就業人員數量為()。
A. 1762.0萬人
B. 2500.5萬人
C. 2967.8萬人
D. 3520萬人
正確答案是 B, 考點:基期量計算 解析:根據材料,“鄉村就業人員比1978年增長1020.2萬人,增長40.8%”,1978年鄉村就業人員則為 (萬人),所以選擇B選項。
132( 單選題 )1978年,該省鄉村就業人員所占比例為城鎮就業人員的多少倍?()
A. 1.3
B. 4.1
C. 8.7
D. 無法計算
正確答案是 B, 考點:倍數計算 解析:根據材料,1978年該省城鎮就業人員比例為
133( 單選題 )如果增長趨勢同于年均增長速度,預計2008年該省第三產業就業人員數量為()。
A. 403.6萬人
B. 542.8萬人
C. 2116.8萬人
D. 2267.1萬人
正確答案是 D, 考點:末期量計算 解析:根據材料,1978年第三產業就業人員的人數為
(萬人),2007年第三產業從業人員的人數為
(萬人),2008年第三產業從業人員的人數為
(萬人),最接近的為D選項,所以選擇D選項。
134( 單選題 )1978年,全省第三產業就業人員所占比重為()。
A. 16.6%
B. 17.4%
C. 34%
D. 50.6%
正確答案是 B, 考點:簡單計算 解析:根據材料,“2007年全省第三產業就業人員比1978年增加1574萬人,增加2.9倍,年均增長7.1%,所占比重達到了34%,上升16.6個百分點”,那么,1978年全省第三產業就業人員所占比重就為,所以選擇B選項。
135( 單選題 )2007年全省非公有經濟就業人員所占比重比1978年增加多少百分點?()
A. 56.7
B. 37.6
C. 16.9
D. 無法計算
正確答案是 D, 考點:比重計算 解析:根據材料,我們只是知道1978年全省個體經濟就業人員,其他非公有經濟的就業人員數據無從得知,所以1978年全省非公有經濟就業人員所占比重的情況是無法得到,因此無法計算出比1978年增加的百分點,選擇D選項。
【提示】當試題選項中出現無法計算等性質的詞語時,考生思考作答時一定要考慮全面,慎重作答。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