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常識判斷 |
第 3 頁:言語理解與表達 |
第 7 頁:判斷推理 |
第 13 頁:資料分析 |
查看匯總:2014年廣東公務員考試《行測》模擬試題及答案匯總
第一部分常識判斷(共20題,參考時限20分鐘)本部分包括兩種類型的題目。請根據題目要求做出正確選擇。多項選擇題錯選、多選、少選均不得分,但也不倒扣分。
1
現行憲法規定,行使憲法解釋權的機關是( )
A.
全國人大
B.
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
C.
全國人大常委會
D.
全國人大主席團
參考答案:
C
解析:
我國憲法的解釋權專屬于全國人大常委會。故本題答案選C。
2
把世界看作是從來如此、始終不變的自然界,人不過是從屬于自然的一部分。這種觀點是( )
A.
客觀唯心主義觀點
B.
主觀唯心主義觀點
C.
形而上學唯物主義觀點
D.
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參考答案:
C
解析:
3
社會主義的本質規定和必然要求是( )
A.
民主法制
B.
無產階級專政
C.
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D.
政治協商制度
參考答案:
A
4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是唐代詩人李白描寫( )的詩句。
A.
廬山
B.
黃山
C.
泰山
D.
終南山
參考答案:
A
解析: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出自李白的《望廬山瀑布》。詩句的意思是:壯觀的瀑布從高處急沖直流而下,真使人懷疑這是從天上傾瀉下來的銀河。這兩句詩寫出了廬山瀑布向下傾瀉的磅礴氣勢。故本題答案選A。
5
唯物辯證法的實質和核心是( )
A.
質量互變規律
B.
對立統一規律
C.
否定之否定規律
D.
聯系和發展的觀點
參考答案:
B
解析:
對立統一規律是唯物辯證法的實質和核心,因為:(1)對立統一規律揭示了普遍聯系的根本內容和發展變化的內在動力;(2)對立統一規律是貫穿唯物辯證法的其他規律和范疇的中心線索,是理解它們的鑰匙;(3)矛盾分析法是最根本的認識方法;(4)不得不承認對立統一規律以及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動力,是唯物辯證法與形而上學對立的焦點和根本分歧。故本題答案選B。
6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上述著名詩句的作者是誰?描寫的是哪里的美景?( )
A.
白居易洞庭湖
B.
自居易西湖
C.
蘇東坡洞庭湖
D.
蘇東坡西湖
參考答案:
B
解析:
此著名詩句出自白居易的《錢塘湖春行》,描寫的是西湖的美景。故本題答案選B。
7
人類社會發展的決定力量是( )
A.
生產方式
B.
人口因素
C.
生產力
D.
生產關系
參考答案:
C
解析:
從整個人類社會歷史進程看,生產力始終是促進人類社會向前發展的最終決定性因素。這是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早已揭示的真理。故本題答案選C。
8
根據我國憲法和法律,下列選項哪一個是正確的?( )
A.
縣級以上各級人大選舉本級人民法院院長,須報上級人民法院院長提請該級人大常委會批準
B.
縣級以上各級人大罷免本級人民檢察院檢察長,須報上級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提請該級人大常委會批準
C.
縣級以上各級人大罷免本級人民政府行政首長,須報上級人民政府行政首長提請該級人大常委會批準
D.
縣級以上各級人大選舉本級人民政府行政首長,須報上級黨委批準
參考答案:
B
解析:
9
移動時代正在走來,中國已進入移動互聯網時代。當前,移動互聯網已經成為信息產業發展最快、競爭最激烈、創新最活躍的領域之一,( )的發展趨勢推動了產業形態、商業模式的巨大變革。
A.
移動化、一體化、寬帶化
B.
移動化、融合化、寬帶化
C.
移動化、融合化、智能化
D.
移動化、一體化、智能化
參考答案:
B
解析:
移動時代正在走來,中國已進入移動互聯網時代。當前,移動互聯網已經成為信息產業發展最快、競爭最激烈、創新最活躍的領域之一,移動化、融合化、寬帶化的發展趨勢推動了產業形態、商業模式的巨大變革。故本題答案選B。
10
根據《憲法》和《物權法》,下列自然資源中不專屬于國家所有的財產是( )
A.
礦藏
B.
土地
C.
水流
D.
海洋
參考答案:
B
解析:
根據《憲法》規定,城市的土地屬于國家所有。農村和城市郊區的土地,除由法律規定屬于國家所有的以外,屬于集體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屬于集體所有。所以土地并不是國家專屬所有。礦藏和水流(包括海洋)是專屬于國家所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