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選詞填空 |
第 2 頁:閱讀理解 |
第 4 頁:圖形推理 |
第 5 頁:科學推理 |
第 6 頁:定義判斷 |
第 7 頁:分析推理 |
第 8 頁:常識應用能力 |
第 12 頁:數學應用 |
第 13 頁:資料分析 |
第 14 頁:綜合分析能力 |
四、分析推理。每道題中給出一段陳述,這段陳述被假設是正確的、不容置疑的,根據這段陳述,從所給的選項中選出最符合題意的一項。
46在發生了若干起由于汽車本身質量問題而導致的嚴重事故之后.某汽車公司開始針對導致事故發生的技術原因在全球范圍內召回旗下部分系列的產品。鑒于事故造成的嚴重后果.這種舉措也許短時間內并不能重新贏回消費者對其品牌的信賴,但亡羊補牢的措施總算沒有使其遭到所有人的拋棄。
由此可以推知:
A. 該公司旗下其他系列的產品不存在類似的質量問題
B. 亡羊補牢的措施終究會使消費者對該公司的信賴回升到原有水平
C. 消費者對該公司及其產品信賴,部分原因在于它能夠較好地處理出現的問題
D. 該公司召回產品的目的是避免因同類質量問題再次出現事故
參考答案:C
解析:由題干信息只能推出部分系列產品存在質量問題,其他系列產品是否存在無法推出.A項錯誤;8項“消費者對公司的信賴回升到原有水平”這一說法過于絕對,并不能由題干推出;由題干最后一句可知C項正確,D項錯誤。故答案選C。
47在城鎮化過程當中,當城鎮化率超過50%以后,城鎮化減速的現象將逐漸出現。阻止城鎮化減速的一個必備的戰略思路是加快農民工市民化進程,加快這一進程的一個必要舉措是建設農民工信息系統和信用體系。
由此可以推出:
A. 如果沒能阻止城鎮化減速,也就沒有加快農民工市民化
B. 如果加快農民工市民化進程,就可以阻止城鎮化減速
C. 如果不建設農民工信息系統和信用體系。就不能阻止城鎮化減速
D. 如果建設農民工信息系統和信用體系,就可以推進農民工市民化進程
參考答案:C
解析:題干邏輯關系為:阻止城鎮化減速一加快農民工市民化進程一建設農民工信息系統和信用體系。A項否定前件不能得出否定的后件;B、D兩項肯定后件不能得出肯定的前件;C項否定后件就能否定前件,正確。故答案選C。
48某公司招聘總經理秘書,程薔、朱莉、李萍、薛芳四人前去應聘。該公司規定的錄用條件是:①有碩十研究生學歷;②英語口語會話熟練;③有兩年以上文秘工作經驗。現在已知:
(1)程薔和朱莉兩人中有一人只上過本科。
(2)朱莉和薛芳的最后學歷相同。
(3)李萍和薛芳英語會話能力相仿。
(4)每個人至少符合一個條件,有三人符合條件
①,二人符合條件②,一人符合條件③。經考核.四人中有一人符合要求被錄用。這個人是:
A. 程薔
B. 朱莉
C. 李萍
D. 薛芳
參考答案:B
解析:由條件(1)和(4)中“三個人符合條件①”可知,李萍和薛芳肯定具有碩士學歷;又根據條件(2)可知,朱莉也具有碩士學歷。因為“每人至少符合一個條件”,所以程薔只能符合條件②或者③;同時“只有一人符合條件被錄用”,所以符合條件③的那一個人肯定符合條件①和②。因此程薔符合條件②。再根據(3)可知。李萍和薛芳不可能符合條件②,因此朱莉就是符合條件被錄用的人。故答案選B。
49民主政體的法律一般保護最大多數人的利益,因為他們源于大多數的公民。這些公民易于犯錯,但他們不會站在自己利益的反面。相反,寡頭政治的法律有助于將財富和權力集中在少數人手中,因為從本質上看,寡頭政治是由少數人建構起來的。因此可以斷定。一般情況下.民主政體的立法宗旨比寡頭政治的立法宗旨對人類更有益。
以下哪項如果成立,最有助于削弱上述斷定?
A. 一般說來,寡頭政治的立法成本比民主政體要低,且在效率上要高
B. 相比于寡頭政治,民主政體下的法律經常會出現眾多漏洞,而導致整個社會的利益遭到重大損害
C. 寡頭政治亦可能是精英政治,立法未必只會從自身的利益出發,而犧牲整個社會的利益
D. 從現實情況看,寡頭政治國家要比民主政體國家的國民經濟生產增加值更高
參考答案:B
解析:題干由民主政體和寡頭政治的法律對比得出結論:民主政體的立法宗旨對人類更有益。A項說的是立法成本.與立法宗旨是否對人類更有益無關;B項說明民主政體的法律更不利于社會,削弱了結論;C項“可能”、“未必”,削弱程度不如B項;D項國民經濟生產增加值更高不一定說明其法律對人類更有益,削弱程度有限。故答案選B。
50測謊器已被證明有時可能被蒙騙。如果受測者真的不知道自己在說謊.而實際上他說了假話。那么測謊器就沒有價值了。
據此可知:
A. 測謊器經常是不準確的
B. 測謊器在設計上是沒有什么價值的
C. 有些撒謊者可以輕易地蒙騙測謊器
D. 測謊器有時也需要使用者的主觀判斷
參考答案:D
解析:A項“經常”不正確,題干說的是“有時”;B項過于絕對;題干說的是受測者不知道自己在說謊時測謊器可能被蒙騙,C項說法不準確;由于測謊器有時可能被蒙騙,因此也需要使用者的主觀判斷.D項正確。故答案選D。
51科學家對發掘于埃塞俄比亞哈達爾遺址的南方古猿足骨的第4根跖骨化石進行分析研究后發現,非洲南方古猿具有定型的弓形足。他們據此認為,人類的祖先早在320萬年前就開始像現代人一樣用雙腳行走。
以下哪項如果為真,最能支持上述論證?
A. 只有分析第4根跖骨化石,才能發現非洲南方古猿具有定型的弓形足
B. 只有南方古猿才是人類的祖先
C. 只有具有定型的弓形足。才能使用雙腳行走
D. 只有使用雙腳行走,才具有定型的弓形足
參考答案:D
解析:題干由“非洲南方古猿具有定型的弓形足“推出“人類祖先早在320萬年前就開始像現代人一樣用雙腳行走”,要使題干論證成立,需要在“定型的弓形足”和“使用雙腳行走”之間建立聯系.且由“定型的弓形足”可推出“使用雙腳行走”,即D項。C項不能必然推出結論,支持力度不如D項。故答案選D。
52挪威研究人員分析了該國過去幾十年里230萬份出生記錄,以及相應孕婦的健康數據,結果發現,如果母親懷孕期間出現妊娠劇吐癥狀,女兒后來懷孕時也出現該癥狀的可能性是其他人的3倍。研究還表明,孕婦妊娠劇吐與腹中胎兒是否含有來自丈夫一方的相關基因沒有關系.導致這一癥狀的基因只可能來自母親。因此研究人員認為妊娠劇吐與父親的基因無關,而是由母親遺傳給女兒。
以下哪項如果為真,最能削弱上述結論?
A. 女兒和母親生活的自然和家庭環境(氣候、飲食習慣等)比較類似
B. 一項亞洲研究表明,母親有妊娠劇吐,女兒出現的可能性是其他人的1.5倍
C. 研究表明,外婆懷孕時有妊娠劇吐,外孫女出現的可能性是其他人的3倍
D. 在過去幾十年中。挪威婦女吸煙的比例逐年上升,而吸煙與妊娠劇吐有關
參考答案:A
解析:題干結論是妊娠劇吐與父親的基因無關,而是由母親遺傳給女兒。A項說明妊娠劇吐并不是南母親遺傳給女兒,而是由于自然和家庭環境的原因引起的,即題干結果是另有他因,削弱了題于結論:B、C兩項加強了題干結論;D項是無關項。故答案選A。
53小周、小吳、小鄭三三人中,一人是工人,一人是農民,一人是知識分子。已知:小鄭的年齡比知識分子大:小周的年齡和農民不同;農民的年齡比小吳小。根據以上情況,判斷正確的是:
A. 小周是工人、小吳是知識分子、小鄭是農民
B. 小周是知識分子、小吳是農民、小鄭是工人
C. 小周是知識分子、小吳是工人、小鄭是農民
D. 小周是工人、小吳是農民、小鄭是知識分子
參考答案:C
解析:由“小周的年齡和農民不同”和“農民的年齡比小吳小”知小鄭是農民,且小鄭比小吳小;再由“小鄭的年齡比知識分子大”可知,小周是知識分子;故小吳是工人。對比選項,答案選C。
54中國社會的未來發展,離不開包括儒學在內的傳統文化的滋養和作用。這一點已被越來越多的人們所認同和接受。因此,大力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優良傳統應當成為當前我國文化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
以下最能夠支持上述主張的一項是:
A. 中國傳統文化中的許多優良傳統面臨將要失傳的危機
B. 許多地方政府加大了對本地各類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宣傳力度
C. 經過歷史積淀的傳統文化對一個民族具有無可替代的積極作用
D. 傳統文化對經濟社會發展的積極作用在越來越多的地方顯現出來
參考答案:D
解析:題干由“中國社會的未來發展離不開傳統文化的滋養和作用”得出結論“大力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優良傳統應當成為當前我國文化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A、B兩項與題干結論無關:C項只是說明傳統文化有積極作用,但是否會促進社會發展不得而知,故不能加強結論;D項說明傳統文化對經濟社會發展有積極作用,直接加強了結論。故答案選D。
55截至2011年年底某市常住人口1100萬人,其中本地人口800萬人.外來人口300萬 人。常住人口的男、女比例為1.03:1。該市高校眾多,教育水平遠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的超過20%。
根據以上陳述.一定可以推出的是:
A. 本地本科及以上人口超過外來本科及以上人口
B. 本地女性人口超過外來女性人口
C. 本地男性人口超過外來女性人口
D. 本地男性人口超過外來男性人口
參考答案:C
解析:題干僅描述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的超過20%。沒有具體本地人口和外地人口的比例,不能一定推出,A項錯誤;根據題干所給數據可知,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大約為560萬人。女性大約為540萬人,外來女性人口最多可為300萬人,此時本地女性人口為240萬人,本地男性人口為560萬人.則B項錯誤,C項正確;外來男性人口最多可為300萬人,此時本地男性人口為260萬人,D項錯誤。故答案選C。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