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數量關系 |
第 2 頁:數學運算 |
第 3 頁:言語理解與表達能力 |
第二部分 言語理解與表達能力
(共35題,參考時間30分鐘)
一、言語理解:共25題。每道題包含一段文字(或一個句子),后面是一個不完整的陳述,要求你從四個選項中選出一個來完成陳述。注意:答案可能是完成對所給文字主要意思的提要,也可能是滿足陳述中其他方面的要求,你的選擇應與所提要求最相符合。
例題:
鋼鐵被用來建造橋梁、摩天大樓、地鐵、輪船、鐵路和汽車等,被用來制造幾乎所有的機械,還被用來制造包括農民的長柄大鐮刀和婦女的縫衣針在內的成千上萬的小物品。
這段話主要支持了這樣一種觀點,即( )
A.鋼鐵具有許多不同的用途
B.鋼鐵是所有金屬中最堅固的
C.鋼鐵是一種反映物質生活水平的金屬
D.鋼鐵是唯一用于建造摩天大樓和橋梁的物質
解答:A
請開始答題:
26.日前,上海華聯家電維修公司等來自北京、上海、河南、黑龍江等地的8家家電服務企業聚集京城,打出“我是中國家電服務商”的旗幟,欲做這一新興行業的領頭羊。目前全國每年銷售彩電2000萬臺,以1500元一臺和1%的服務費計算,彩電服務這塊就有了3個億的市場。
這段報導傳達了這樣一個信息,即( )。
A.全國8家家電服務企業搶攤京城市場
B.家電維修服務將成為崛起的新興產業
C.彩電售后服務有廣闊的市場
D.應當重視家電的質量
27.海洋中波浪沖擊時激起大量的浪花。沖擊力可以摧毀堅固的建筑物,其中蘊藏著極大的能量。每秒鐘在1平方公里海面上產生的能量可以達到20萬千瓦之多,據科學家估計,全球波浪能的儲量可以達到25億千瓦。現在,沿海各國都十分重視利用這種能源作為電動力。
最能準確復述這段話的意思的是( )。
A.海浪中蘊藏有巨大的能源
B.波浪能是世界上最便宜的能源
C.世界上尚有25億千瓦的波浪能等待發現
D.沿海各國利用海浪能源可以發電25億千瓦
28.有些群眾生活困難,雖有發展潛力,但現在難以靠自己改變目前的處境,需要扶一把。有人認為,資源和就業的配置要通過市場解決,政府不好包辦,但市場不可能自動實現社會收入的公平與協調,也不可能顧及全社會的扶貧救弱,假如困難群體陷于無助,貧富差距過大,無疑會影響社會的協調發展。
這段話支持了這樣一個觀點,即( )。
A.應該為困難群眾謀利益
B.困難群眾單靠自身努力常常難以脫困
C.市場本身不會自動協調社會收入
D.貧富差距過大勢必影響社會協調發展
29.搞一丁點通貨膨脹就像懷一點兒孕,很快就會使肚子脹起來,大大超過一丁點的界限。這句話主要表達了這樣一個觀點,即( )。
A.通貨膨脹絕對不能搞
B.通貨膨脹一旦搞起來就收不住
C.通貨膨脹很容易搞
D.通貨膨脹的發展速度會大大超過人們的預計
30.所謂總體的理解和把握,就是顧及全局以及全局和各部分的關系。在此“總體的理解和把握”是指( )。
A.把握全局關系和全局與局部的關系
B.顧及全局、各部分,及其相互關系
C.處理好全局以及全局部分,
部分和部分之間的關系
D.顧及全局并顧及全局與各部分之間的關系
31.美國律師太多,訴訟案件太多,一個事故發生后,律師首先關心的不是誰的責任,而是誰有錢;不僅老百姓愛打官司,連政府機構也可以為區區幾美元的官司爭論數年,物極必反,過度的法律訴訟已使美國社會元氣大傷。
最準確復述這段話的主要意思的是( )。
A.美國律師太多,他們打官司只關心誰有錢
B.美國人愛打官司,所以律師多,訴訟案件多
C.太多的律師和太多的官司使美國元氣大傷
D.美國律師首選關心錢,但老百姓和政府仍然喜歡打官司
32.這么說,比如汽車推銷商,對于這些大學畢業等學歷高的顧客,在某種程度上既要講車的缺點又要強調它的優點;對于學歷低的人要盡量強調長處。對于那些在某種程度上有獨立見解的人,如果光講長處,說得過于完美,反而會引起他們的疑心,而產生一種相反的看法。
以下最能復述這段話主要意思是( )。
A.根據不同情況有贊揚地對顧客說出優缺點,是汽車銷售成功的一個重要因素
B.光講長處并非都可以成功,清楚說出商品的缺點,反正會取得信任
C.對學歷低的顧客,少說缺點,容易獲得信任,而對學歷沒的顧客,強調缺點,更能獲得信任
D.根據商品和顧客的不同情況,清楚說出商品的優缺點,才能獲得信任
33.隨著科學、技術、經濟、社會的發展和人們認識的提高,軟科學作為獨立的科學而受到普遍重視。在世界范圍內,從當前的發展速度看,必將在廣泛的領域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這段話強調了( )。
A.人們對軟科學重要性的認識在不斷提高
B.軟科學當前飛速發展的原因及前景
C.軟科學發展的原因及前景
D.人們重視軟科學的原因
34.跟下面這段文字的銜接最恰當的一項是( )。
持重是人的美德,它使人穩健、理智、思維嚴密,但過分就顯得刻板冷漠;熱忱也是美德,它可以沖淡持重的凝滯因素,使人敏銳、機智、保持一種活力,但過分則輕佻、浮夸。一個青年人( )。
A.要處理好二者的關系,就必須二美兼顧,互為補充。
B.因為處理好了二者的關系,所以就二美兼顧,互為補充。
C.要處理好二者的關系,就二美兼顧,互為補充。
D.如果要處理好二者的關系,就一定要二美兼得,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