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行測考試言語部分的句子填空題難度不小,如何巧妙解題呢,今天教育給大家講解一個小技巧:空缺句子在文段中間時,可以更多考慮“一點點”——標點符號。
【例題精講】法國作家法朗士在《樂圖之花》中曾經說過這樣一段話:“書是什么?主要的只是一連串小的印成的記號而已,它是要讀者自己添補形成色彩和情感,才好使那些記號相應地活躍起來。”________________,閱讀的過程是相對的,既有讀者嘗試理解作者的維度,也有作者請求讀者的理解這一維度。
填入畫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B.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
C.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
D.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解析】答案:B。空缺句子在文段中間,此句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上文說到讀者要自己填補色彩和情感,哪個選項最能體現色彩和情感呢?無疑是C選項,此句為詩人在聽了琵琶之后的感受,最能體現情感。下文中說到,讀者嘗試理解作者的維度,也有作者請求讀者的理解這一互相理解的過程,能夠體現互相理解的,無疑是B選項,我與青山看對方是一樣的,此句最能體現互相理解的意思。究竟是選B還是選C呢,此時關注空缺處前后標點,我們發現前面為句號,后面為逗號。句號是一堵墻,逗號是一扇門,前面句號后面逗號,意味著和下文關系更緊密,故此題,B為正確答案。
另外兩個選項,A選項的意思是:不斷學習新知識,才能達到新境界。D則表達了看問題角度不同,可能看到的結果就不一樣。這兩句話都未能體現前后文的意思,排除。
相關推薦:
公務員時事政治熱點匯總 | 公務員考試經驗 | 面試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