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簡答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5分,共30分)
11.【題干】請依據皮亞杰的理論,簡述2~4歲兒童思維邏輯特點。
【答案】皮亞杰提出了認知發展理論,他把幼兒的認知發展分為感知運動階段、前運算階段、具體運算階段和形式運算階段,2~4歲兒童正處于前運算階段(2~7歲)中的象征思維階段(2~4)。
根據皮亞杰的理論,2~4歲兒童思維具有如下主要特點:
(1)思維開始運用象征性符號進行,出現表征功能,或稱象征性功能。
(2)幼兒的思維在此階段還沒有真正普遍化,沒有形成一般化的概念。
(3)此階段幼兒不掌握部分與整體的關系,常常運用“轉導推理”
(4)象征思維是“中心化”的思維,或稱為“自我中心思維”。此階段兒童在一個時間只能考慮到事物的一種特征,不能同時照顧兩種特征。不能依據事物的客觀聯系和關系來解決問題,只憑自己的個別經驗、個體意義的象征或所謂“信號物”進行思考。
【解析】
12.【題干】簡述幼兒園美育的意義。
【答案】(1)對幼兒個體發展的意義:
①美育通過藝術形象的魅力,潛移默化地感染和熏陶幼兒的心靈,使幼兒在感受美的同時,發展積極向上的精神和活潑開朗的性格,產生美好的情感和情緒體驗。
②美育幫助幼兒開闊視野,增長知識,發展智力。幼兒在藝術活動中,實現著內在的認識活動、情感和外在表現活動的統一。
③美育通過藝術活動,幫助幼兒借助形象化的方式認識世界,彌補了用語言和判斷推理的方式進行學習的不足之處,有利于促進幼兒大腦左右半球的均衡發展。
(2)對社會的意義:
①美育是培養人的精神面貌的總體系中的一部分,人的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道德行為與對美的追求常常是統一在一起的,美育是建立一個文明、美好的社會不可缺少的部分。
②對幼兒實施美育,促進幼兒形成健全的人格,這就為提高全民族的素質打下了基礎。因此,幼兒美育是社會精神文明建設的組成部分。
【解析】
三、論述題(本大題1小題,20分)
13.【題干】什么是幼兒園一日生活常規?試述培養幼兒一日生活常規意義和方法。
【答案】(1)幼兒園一日生活常規指的是幼兒園為了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習慣和生活基本能力,確保幼兒健康成長而制定的幼兒園生活各環節的基本規則與要求。幼兒園一日生活常規是多方面的,具體包括:衛生常規、行為習慣常規、學習活動常規等。
(2)培養幼兒一日生活常規的意義:
①能促進幼兒的身心健康。
幼兒園合理安排幼兒的一日生活,科學地組織游戲、教育教字活動、戶外活動、進餐、如廁、睡眠和各項娛樂活動等生活環節,動靜交替,有張有弛,勞逸結合,能減少孩子的等待時間和大腦的負擔,是幼兒園最基本的保健方法。
②有助于幼兒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幼兒期是最容易養成固定習慣的時期,而從小形成某些好習慣,將會終身受益,如睡覺起床后會自己整理被子;手臟了要及時洗;上下樓梯有規矩;玩大型活動器械排隊不爭搶等,使幼兒能按一定的規律和要求,積極自覺、有條不紊地完成每天應該做的事情,周而復始,形成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
③是全面完成幼兒園教育任務的保證。
組織好幼兒的一日生活,能幫助幼兒盡快適應幼兒園的集體環境,與老師、同伴建立良好的互動關系,學習如何在集體中生活。有利于保教人員主動、有效地組織班集體活動,完成幼兒園的各項教育教學任務。
(3)培養幼兒一日生活常規的方法有:
①榜樣示范法:充分利用幼兒好模仿的心理特點,通過樹立榜樣,為幼兒示范良好的衛生習慣。成人的言行被幼兒看在眼里,記在心里,落實在行動上,教師要提高個人修養,為幼兒樹立好榜樣。
②滲透教育法:培養幼兒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不會一蹴而就,教師不可抱有“教你做,等你做太煩太慢,不如自己做來得快,省事”的想法,不自覺地剝奪孩子們學習生活的機會。要有足夠的耐心引導幼兒在一日生活各環節中,在參與課堂管理,為集體服務的活動中,在擔任值日生、小組長、老師小幫手等角色中,逐漸形減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③評價激勵法:定期對幼兒的生活行為進行檢查和評比,對達到要求的幼兒要及時給予肯定的評價,鞏固其良好生活行為。一顆五角星、一面小紅旗、一朵小紅花都會讓孩子們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④成果欣賞法:這一方法是指組織幼兒進行生活方面的自我服務活動,并且組織幼兒觀賞和評價自我服務的勞動成果,從中獲得整潔的美感以及由此帶來的情緒體驗。
⑤圖示觀察法:以簡潔、形象、連續的圖示替代傳統的示范、講解等指導方式,引導幼兒在反復觀察——思考——嘗試的過程中,完成新技能、新方法的學習方法。圖示直觀,形象,生動,有趣,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認識水平,容易引起幼兒注意,便于幼兒領會,利于幼兒記住,從而能夠更好地落實生活活動目標,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⑥游戲練習法:游戲練習法是讓幼兒在生動有趣的活動中接受教育,快樂地學習,這樣既符合幼兒的心理特點,又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可利用看圖片、聽故事、念故事和做游戲等形式來幫助幼兒掌握生活常規的要領,培養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
⑦家園共育法:幼兒園每一項活動的開展都離不開家庭,幼兒的良好習慣僅在幼兒園培養是遠遠不夠的,要得到家長的支持與配合。教師應與家長多溝通,并定期召開家長會,向家長宣傳良好習慣養成的重要性,幫助家長建立正確的教養觀念,要求家長密切合幼兒園,達成共識,使幼兒在幼兒園形成的行為習慣在家里得以延續和鞏固。
相關推薦:
2018下半年教師資格真題及答案 ※ 萬題庫估分 ※ 微信對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