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描下方二維碼 |
下載萬題庫估分 |
2021下半年教師資格證考試中學綜合素質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共29小題,每題2分,共58分,每道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
1.A.教師是課程資源的開發者
2.D.不恰當,漠視了學生的學習效果
3.A.忽視了學習習慣的培養
4.D.注重學習體驗
5.C.向有關部門提出檢舉或者控告
6.D.審定
7.B.不正確,楊盼有接受教育的能力
8.B.8
9.A.張某永遠喪失教師資格
10.C.有合格的教師
11.B.學校應對教師給予適當補償
12.B.無需承擔納稅義務
13.A.權欲型錯誤
14.B.實在性
15.C.由學校提出建議,學校主管部門決定并報同級人事部門備案
16.A.保證
17.B.麻疹
18.A.電磁效應
19.B.《天演論》
20.A.向母度文化遺址
21.C.古希臘
22.B.評劇
23.C傣族。
24.D.浪漫主義
25.B.105
26.A.SUM
27.A.懸掛縮進
28.C.青年—干部
29.D.包含且不相切。
二、材料分析題
30.問題:【題干】請結合材料,從教師觀的角度評析董老師的教育行為。(14分)
【答案】恰當,符合新課程下的教師觀的要求。
(1)教師是教育教學的研究者。
(2)在對待與其他教育者的關系上,新課程強調合作。
(3)教師是終身學習的踐行者。
(4)教師是教育教學的研究者。
總之,材料中董老師的教學行為是正確的,真正促進了學生。
31.問題:【題干】請結合材料從教師職業道德角度評析王老師的行為。(14分)
【答案】王老師的教學行為是正確的,體現了教師職業道德的相關要求。
(1)為人師表。
(2)終身學習。
(3)愛崗敬業。
(4)教書育人。
(5)關愛學生。
總之,材料中王老師踐行了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的相關要求,我們應該積極學習。
32.問題:
(1)【題干】文章為什么說在我國“禮儀是文明的載體”?請簡要概括。(4分)
【答案】禮是整個中國人世界里一切習俗行為的準則,標志著中國的特殊性。中國是文明禮儀之邦,禮儀與文明是相統一的,禮儀是文明的載體,文明是禮儀的內涵,沒有了禮儀,文明也就無所依附。
(2)【題干】請根據文章簡要分析,“禮”的發展進程及其存在的意義。(10分)
【答案】①在甲骨文中、“豐”的頂部就原指美玉、我部就像有支的建鼓、合起來就是擊鼓務樂,用關玉敬本祖先和神靈。土到定義、就是履行歌神樹福的儀式。
②“禮”是根據時間、場合對象制訂的、并不需要時時、處處、人人都去掌握。是整個中國人世界里一切習俗行為的準則,標志著中國的特殊性。
③現代的“禮”、主要體現在外交和社交領域,而“禮”在古代還被看作是核心價值觀,用來調整社會關系,具有制度屬性和法律屬性,是社會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規范,即所謂“禮法”。“禮”的本意是“別尊卑,等責賤”,其本質是對奴隸主中不同等級的人所享有不同禮遇的規定。先秦諸子都強調“禮”的作用在于維持建立在等級制度和親屬關系上的社會差異;這也正是“禮”的本質內涵。
三、寫作題(共1道大題,50分)
作文真題及立意
材料一:漢朝董玉云:“當以"三余"。"或問"三余”之意。遇言“冬者歲之余,夜者日之余,陰雨者時之余也,意思是冬天是一年的多余時間,夜晚是一天中的多余時間,下雨的日子是平時的多余時間。”這些時間正好可以用來讀書
材料二:《三余圖》款識:三余圖。白石老人三余云:畫者工之余,詩者睡之余,壽者劫之余。此白石之三余也。文光先生雅意。八十六歲白石,丙戊。鈐印:齊白石、悔鳥堂、鬼神傳之非人工。
齊白石畫魚比畫蝦畫蟹更加寫意,因魚與人的關系較蝦蟹更密切,有著"無常形有常理的特點"易于把握。魚有很多可借喻的因素,如"年年有魚",鮑魚可喻"長壽有魚",金魚可喻"金錢有余"等等,其美好且吉祥的文化涵義也是文人墨客喜好之緣由。
《三余圖》構圖簡潔,齊白石自題篆書"三余圖",畫面底部繪三條大小迥異的游魚與自書相呼應。古之"三余"即"冬者歲之余,夜者日之余,陰雨者晴之余",而齊白石謂"三余"則為"畫者工之余,詩者睡之余,壽者劫之余",將畫畫、寫字、作詩、睡覺日常生活所做的事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齊白石畫魚不畫水,而是通過魚的擺動和對魚身、魚尾等墨色的變化和空白的處理使畫面充滿生氣,使人產生魚在游動的虛擬效果。
綜合上述材料所引發的思考和感悟,寫篇論說文,不少于1000字。
參考解析:
1.“將畫畫、寫字、作詩、睡覺日常生活所做的事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 注意直接經驗,教育與生活。
2.“冬者歲之余,夜者日之余,陰雨者時之余也,意思是冬天是一年的多余時間,夜晚是一天中的多余時間,下雨的日子是平時的多余時間。” —— 珍惜閑暇時間
相關推薦:
2021下半年教師資格真題及答案 ※ 萬題庫估分 ※ 微信對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