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工業文明
1.辛亥革命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次年2月12日清帝退位,宣告清王朝專制統治結束。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國延續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了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
2.新文化運動
1915年9月,陳獨秀在上海創辦《青年雜志》(后易名《新青年》),揭開新文化運動序幕。新文化運動猛烈地沖擊了千百年來束縛中國人心智的道德,對于民國政治、思想和文化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3.“五四”運動
1919年1月,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勝國中國在巴黎和會中提出收回山東主權、廢除“二十一條”不平等條約等正當要求。但會議置之不理,還作出將德國在山東的特權轉讓給日本的決定。消息傳來,舉國憤怒。5月4日,北京3000多學生匯集天安門前,高呼“外爭國權,內懲國賊”“誓死力爭,還我青島,,等口號,并且要求懲辦曹汝霖、陸宗輿、章宗祥三個賣國賊,學生游行隊伍行至曹宅,痛打章宗祥,并火燒曹宅,引發“火燒趙家樓”事件。隨后,軍警給予鎮壓,并逮捕了學生代表32人。學生的游行活動受到廣泛關注,各界人士給予支持,通過上海的罷工、罷市、罷課運動,全國22個省150多個城市都有不同程度的響應,將五四運動推向高潮。6月28日,中國代表沒有在和約上簽字。
五四運動是一次偉大的反帝愛國運動,是中國從舊民主主義革命到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轉折點。
4.中國共產黨成立
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于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法租界召開。黨的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正式宣告了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從此,在中國出現了一個完全嶄新的、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為其行動指南的、統一的無產階級政黨。中國的革命面貌從此煥然一新。
5.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
1924年1月在廣州召開了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大會正式決定國共合作,而國共合作所采取的方式就是黨內合作。國民黨一大的召開,標志著國民黨改組完成和國共合作的正式形成。
6.南昌起義、秋收起義
1927年8月1日,周恩來、賀龍、葉挺、朱德、劉伯承等領導了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統治的第一槍,開始了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革命斗爭的新階段。
秋收起義是1927年9月9日,由毛澤東在湖南東部和江西西部領導的工農革命軍(即紅軍)舉行的一次武裝起義,是繼南昌起義之后,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又一次著名的武裝起義。
7.紅軍長征
由于王明“左傾”教條主義的領導,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于l934年lo月開始長征。l936年10月,紅一、二、四方面軍三大主力會師,標志著歷時兩年的紅軍長征勝利結束。
8.“九一八”事變
1931年9月18日晚,盤踞在中國東北的日本關東軍突然向駐守在沈陽北大營的中國軍隊發動進攻,之后中國東北全部淪陷。這就是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
9.“七七”事變
1937年7月7日夜,日軍稱丟失一名士兵,要求進入北平西南的宛平縣城搜查,遭到中國守軍嚴詞拒絕。日軍向城內的中國守軍進攻,史稱“七七”事變,拉開了日軍全面侵華戰爭的序幕。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