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查看:2014教師資格《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高頻考點匯總
第三節 學習遷移
高頻考點提要
1.學習遷移的概念;2.學習遷移的分類;3.學習動機的理論;4.有效促進學習遷移的措施。
高頻考點速記
一、學習遷移的概念
學習遷移指一種學習對另一種學習的影響,或習得的經驗對完成其他活動的影響。
二、學習遷移的分類
(一)正遷移和負遷移
根據遷移的結果,遷移分為正遷移和負遷移。
正遷移也叫“助長性遷移”、“積極遷移”,是指一種學習對另一種學習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負遷移也叫“抑制性遷移”、“消極遷移”,是指一種學習對另一種學習產生阻礙作用。
(二)順向遷移和逆向遷移
根據遷移發生的方向,遷移分為順向遷移和逆向遷移。
順向遷移是指先前學習對后繼學習產生的影響。
逆向遷移是指后繼學習對先前學習產生的影響。
(三)一般遷移和具體遷移
根據遷移內容的不同,遷移分為一般遷移和具體遷移。
一般遷移也稱“非特殊遷移”、“普遍遷移”,是指在一種學習中所習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態度對另一種具體內容學習的影響,即將原理、策略和態度具體化,運用到具體的事例中去。
具體遷移也稱“特殊遷移”,是指學習遷移發生時,學習者原有的經驗組成要素及其結構沒有變化,只是將一種學習中習得的經驗要素重新組合并移用到另一種學習之中。
(四)水平遷移和垂直遷移
根據遷移內容的抽象和概括水平的不同,遷移分為水平遷移和垂直遷移。
水平遷移也叫橫向遷移,指在難度、復雜程度和概括層次上處于同一水平的先行學習內容與后繼學習內容、學習活動之間產生的影響。
垂直遷移也稱縱向遷移,指先行學習內容與后續學習內容是不同水平的學習活動之間產生的影響。
(五)同化性遷移、順應性遷移與重組性遷移
根據遷移過程中所需的內在心理機制的不同,遷移分為同化性遷移、順應性遷移與重組性遷移。同化性遷移是指不改變原有的認知結構,直接將原有的認知經驗應用到本質特征相同的一類事物中去。
順應性遷移指將原有認知經驗應用于新情境中時,需調整原有的經驗或對新舊經驗加以概括,形成一種能包容新舊經驗的更高一級的認知結構,以適應外界的變化。
重組性遷移指重新組合原有認知系統中某些構成要素或成分,調整各成分間的關系或建立新的聯系,從而應用于新情境。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