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查看:2014教師資格《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高頻考點匯總
第六章 中學生心理輔導
內容簡介
本章主要介紹了中學生心理輔導的相關知識,主要以單項選擇題、簡答題和材料分析題的形式進行考查?忌枇私庑睦斫】档臉藴剩煜ぶ袑W生常見的心理健康問題,包括抑郁癥、恐怖癥、焦慮癥、強迫癥、網絡成癮等。理解心理輔導的主要方法,包括強化法、系統脫敏法、認知療法、來訪者中心療法、理性一情緒療法等。
第一節 中學生的心理健康
高頻考點提要
1.心理健康的概念;2,心理健康的標準;3.中學生常見的心理健康問題。
高頻考點速記
一、心理健康的概念
心理健康是一種良好的、持續的心理狀態與過程。表現為個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積極的內心體驗、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夠有效地發揮個人的身心潛力以及作為社會一員的積極的社會功能。心理健康至少應包括兩層含義:一是無心理疾病;二是有積極發展的心理狀態。
二、心理健康的標準
1.智力正常
智力正常是衡量一個人心理健康的最重要的標志之一,正常的智力水平是人們生活、學習、工作的最基本的心理條件。
2.情緒適中
3.意志品質健全
意志品質是衡量心理健康的主要標準,其中行動的自覺性、果斷性、頑強性和反應適度是意志健全的重要標志。行動的自覺性是對自己的行動目的有正確的認識,能主動支配自己的行動,以達到預期的目標;行動的果斷性是指善于明辨是非,適當而又當機立斷地采取決定并執行決定;行動的頑強性是在做出決定、執行決定的過程中,克服困難、排除干擾、堅持不懈的奮斗精神;反應適度是指人的行為表現協調有度,主要表現為意識和行為一致,為人處世合情合理,靈活變通,在相同或相類似的情境下,行為反應符合情境。
4.人格穩定協調
人格是指一個人的整個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總和。
5.自我意識正確
自我意識正確包括了解自我與悅納自我。心理健康的人了解自己的優點和缺點,了解自己的能力、性格、愛好和情緒的特點,根據自己的特點制定的生活目標、自我期待切合實際。此外,心理健康的人還能以喜悅的心情接納自我,總是努力發展自身的潛能,肯定自己;自己無法彌補的缺陷,能泰然處之,修正自我、完善自我。
6.人際關系和諧
人際關系和諧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標準,也是維持心理健康的重要條件之一。
所謂人際關系和諧指的是:
第一,了解和理解他人。
第二,樂于接受他人與被他人所接受。
7.社會適應良好
心理健康的人,能與社會保持良好的接觸,認識社會,了解社會,使自己的思想、信念、目標和行動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與社會的進步與發展協調一致。
8.心理特點符合年齡特征
人的生命發展的不同年齡階段,都有相對應的不同的心理行為表現,從而形成不同年齡階段獨特的心理行為模式。心理健康的人應具有與同年齡段大多數人相符合的心理行為特征。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