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查看:2014教師資格《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高頻考點匯總
第四節 班主任
高頻考點提要
1.班主任的概念;2.班主任的地位和作用;3.班主任的素質要求;4.班主任的工作內容與方法;5.學校與家庭的協調;6.學校與社會的協調。
高頻考點速記
一、班主任的概念
班主任是學校中全面負責一個班學生的思想、學習、生活等工作的教師,是班級的組織者、領導者和教育者,是學校辦學思想的貫徹者,是聯系班級任課教師和學生團隊組織的紐帶,是溝通學校、家長和社會的橋梁。
二、班主任的地位和作用
(一)班主任是班級建設的設計者
班級建設的設計是指班主任根據學校的整體辦學思想,在主客觀條件許可的范圍內所提出的相對理想的班級模式,包括班級建設的目標、實現目標的途徑、具體方法和工作程序。其中,又以班級建設目標的制定最為重要。
(二)班主任是班級組織的領導者
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的影響力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1.班主任的權威、地位、職權,這些構成班主任的職權影響力;
2.班主任的個性特征與人格魅力,這些構成班主任的個性影響力。
班主任的領導方式可分為:權威型、民主型、放任型。
權威型的特征是命令、權威和疏遠。在權威型模式之下,當教師在場時學生的學習成績高于教師不在場時,說明他們是在教師的權威下才努力學習的。
放任型師生關系模式的特征是無序、隨意和放縱。在放任型模式下,學生的學習成績在教師不在場時反而更好,這主要是因為,學生中的具有領袖才能的人,出西進行組織的結果。
民主型師生關系模式的特征是開放、平等和互助。在民主型模式之下,學生的學習努力程度比較適中,學習成績比較穩定。
(三)班主任是協調班級人際關系的主導者
班主任主要協調好三大類關系。
1.協調學校內部各種教育因素之間的關系。
(1)協調與任課教師之間的關系:班主任必須與任課教師團結協作,班主任要經常與任課老師溝通本班學生的情況,班主任應經常聽取任課老師的意見,班主任應邀請任課教師參加指導班級活動。
(2)協調與學校各級領導之問的關系;
(3)指導和協助共青團、少先隊工作。
2.協調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之間的關系。
3.協調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之間的關系。
三、班主任的素質要求
班主任的基本素質要求主要可以概括為三個方面:思想道德素質、專業素質、身心素質。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