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依據兒童行為表現分類
從兒童游戲所倚重的行為表現可分為:語言游戲、動作技能游戲、想象游戲、交往游戲、表演游戲。
1.語言游戲
語言游戲指兒童時期運用語音、語調、詞語、字形而開展的游戲,如合著語音、節奏的變化而展開的拍手游戲、繞口令、接龍等。隨著兒童對語言規則以及語義的理解,兒童會有用同音、諧音、多義、相關等語言技巧娛樂。這些游戲是一定的語言元認知為前提的,既是一種游戲,也是一種元語言活動。
2.動作技能游戲
動作技能游戲指通過手腳和身體其他部位的運動而獲得快樂的游戲活動,既可以是一種戶外進行的身體大幅度的運動,如相互追逐、蕩秋千、滑滑梯、騎三輪車、攀登等,也可以是在室內桌面上進行的串珠、夾彈子、彈彈子、挑游戲棒、拍紙牌等相對精細的活動。這類游戲可以有簡單的規則,也有純機能性的,純粹滿足動作機能的快感。
3.想象游戲
想象游戲又被稱為象征游戲、戲劇游戲、角色游戲、假裝游戲、假想游戲。這些名稱的含義雖然有細微的差異,但它們常常被互換使用。這類游戲的主要特征就是:兒童將事物的某些方面作象征性的轉換,如以玩具或玩物代表實物(用一塊積木代表電話、將小板凳當火車等);以某個動作代表真實的動作(張開雙臂跑代表飛機在飛、雙腳并攏往前跳代表小兔子在跳);以兒童自己或其他兒童代表現實或虛構的角色(扮演媽媽、醫生、司機、營業員、小白兔、卡通人物等)。
想象游戲以兒童的想象為轉移。隨著兒童生活經驗和想象力的豐富,社會生活中的各種角色都可能成為兒童游戲中所扮演的角色,爸爸、媽媽、醫生、司機、營業員、動畫或卡通形象都是兒童在游戲中樂于扮演的角色。
4.交往游戲
交往游戲指兩個以上的兒童以遵守某些共同規則為前提而開展的社會性游戲。這類游戲以參與者之間的行為互動為其特點。在使用游戲材料方面采用協商分配或輪換的形式。交往游戲按交往的性質可分為合作游戲和競爭游戲,對于指導兒童與他人交往方面有很重要的價值。在游戲中兒童常遇到自己與他人的需要或情感相沖突的局面,因而可以發展他們的言語和非言語的溝通技能,還可培養負責任、耐心、愿意分享、合作等品質。
5.表演游戲
表演游戲又稱為戲劇游戲,它是以故事或童話情節為表演內容的一種游戲形式。在表演游戲中,兒童扮演故事或童話中的人物,并以故事中人物的語言、動作和表情進行活動。這種游戲也是以想象為基礎的。但與想象游戲不同的是。在表演游戲中,兒童的想象必須受故事情節的約束,不能過于主觀隨意。表演游戲是以兒童的語言、動作和情感發展為基礎的。一些經典的童話故事往往成為學前兒童常玩不衰的表演游戲,如《拔蘿卜》、《小兔子乖乖》、《三只小豬》、《彼德與狼》等。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