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學重難點設計
(一)教學重難點的區別與聯系
教學重點,是指在教材內容的邏輯結構的特定層次中占相對重要的前提判斷或在整個知識體系中處于重要地位和突出作用的內容,是授課時必須著重講解和分析的內容。
教學難點,是指學生難于理解、掌握或容易引起混淆、錯誤的內容。
教學重點不一定是教學難點,教學難點也不一定是教學的重點。
(二)確定教學重難點的方法
1.地位作用分析法
根據重點的含義,教材知識體系中具有重要地位作用的知識、技能與方法是教學的重點。所以,可以從分析學習內容在教材知識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來確定是否為教學重點。
2.課題分析法
很多情況下學習內容的標題(課題)就明確了將要學習的主要內容,由此可以根據學習內容的標題(課題)來確定教學的重難點。
3.例題、習題分析法
重點內容的學習要求學生要達到理解、掌握和靈活運用,因此,教材中一般都配比了一定數量的例題、習題供學生練習、鞏固并形成技能與能力。所以,分析教材中的例題、習題的安排和配制可以確定教學的重點。
4.學情分析法
學情分析法又叫經驗分析法,是指教師根據往屆學生學習理解本節內容的困難程度或者根據知識本身的難易程度再結合學生的理解水平來確定教學的重難點。
四、教學過程設計
(一)導入新課
1.課堂導入的含義
課堂導入是教師在一個新的教學內容或教學活動開始時,引導學生進入學習的行為方式。
2.課堂導入的方法
(1)直觀導入
①實物、教具演示法
②實驗引導法
③視聽導入法
利用現有的綜合媒體,截獲多媒體信息導人課堂。
(2)設疑導入
課堂的導入,教師一定要針對教學內容的重點、關鍵和難點,巧妙設置一些既體現教學重點又饒有趣味的問題,激發學生求知欲望和探究思維,為整堂課的成功奠定基礎。
①提問析題法
②以舊引新法
③懸念導入法
(3)趣味導入
①故事、事例導入法
②游戲、活動導人法
③歌謠、謎語導入法
(4)目標展示導入
目標展示法,又稱“一課一得法”:要求學生在有限的45分鐘內能夠正確、完整地掌握一項重點內容。要想真正做到一“得”,就要求教師明確課文重點、確定目標、直切主題。一開始講課,就直奔主題,即“目標展示”導入。
(二)新課講授
課堂講授是教師運用系統的口頭語言,通過分析、解釋、說明、論證、敘述、描繪等系統地向學生傳授知識的教學行為方式。在課堂中講述現象與過程、講解概念與規律、講讀教材與資料、講演明理與移情等統稱講授。
(三)鞏固練習
在新課講授總結以后,選擇或者編制一些與教學內容吻合的、有代表性的題目供學生練習,使學生更深刻地理解所學知識,并通過練習學會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四)課堂總結
1.課堂總結的類型
通常的課堂總結主要有兩種形式,即封閉型總結和開放型總結。
2.課堂總結的方法
(1)系統歸納
(2)比較異同
(3)集中小結
(4)領悟主題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