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查看:2014教師資格《小學教育知識與能力》高頻考點匯總
第五節 課堂教學的實施
一、教學實施的環節
教學實施主要包括備課、上課、作業的布置與批改、課外輔導以及學業成績的檢查與評定五個基本環節。
(一)備課
備課是教師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本門課程的特點,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選擇最適合的表達方法和順序,以保證學生有效地學習。
教師的備課主要是做好三件事:鉆研教材、了解學生與選擇教法;寫三種計劃:編制學期教學進度計劃、編制單元教學計劃與編寫課時計劃(教案)等;在備課的所有活動中,教案的設計處于核心的位置。
(二)上課
上課就是通過教師對課堂教學活動本身的導入、課中和結束過程的不斷調整和控制,順利實施教學設計方案,以達到預定教學目標。上課包括導入、課中實施教學、結束等三個環節。上課是教學工作諸環節中的中心環節。
一般來說,構成課的基本組成部分有:組織教學、檢查復習、講授新知識、鞏固舊知識、布置課外作業等。
上好課的具體要求:
1.目的明確。2.內容正確。3.方法得當。4.結構合理。5.語言藝術。6.氣氛熱烈。7.板書有序。8.態度從容。
(三)作業的布置與修改
(四)課外輔導
課外輔導是課堂教學的一種補充形式,是指在課堂教學以外的時間幫助和指導學生的學習活動。
(五)學業成績的檢查與評定
學生學業成績評價的方法主要有:測驗法、觀察法、調查法、自我評價法。其中,測驗法是學生學業成績評價的基本方法。測驗有口試、筆試、操作測驗等多種具體方法,其中筆試是考核、測定學生成績的基本方法。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