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點十二 幼兒園科學教育的內容
考點預測
以下不屬于學前兒童可以直接探索的科學內容是( )。
A.身邊的動植物
B.食物的霉變現象
C.太陽黑子
D.人體的功能
答案:C
考點歸納
3~6歲兒童接觸的事物增多,活動范圍明顯擴大,他們的感性經驗和知識積累逐漸豐富,認知能
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此階段兒童的科學教育內容范圍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1.人體
主要包括:(1)人體的結構、功能及保護;(2)人的心理活動;(3)人的自然生命發展過程;(4)保護身體及維護身體健康。
2.自然生態環境
主要包括:(1)自然界中常見的動植物及其與人、自然環境的關系;(2)自然界中無生命物質及其與人、動植物的關系。
3.自然科學現象
主要包括:(1)氣候和季節現象;(2)天文現象;(3)物理現象;(4)化學現象。
4.現代科學技術
主要包括:(1)了解生活中常見的科技產品及其作用;(2)了解科學技術的發展,熟悉著名的科學家。
考點十三 幼兒園科學教育的方法
考點預測
( )是最基本的觀察技能,是其他各種觀察的基礎。
A.個別觀察
B.比較觀察
C.長期觀察
D.系統觀察
答案:A
考點歸納
考點十四 幼兒園音樂教育中的韻律活動
考點預測
( )是音樂和動作相結合的活動。
A.歌唱活動
B.韻律活動
C.打擊樂演奏活動
D.音樂欣賞活動
答案:B
考點歸納
韻律活動是音樂和動作相結合的活動,動作使音樂內容直觀化、造型化,使音樂的速度、力度具體化,能夠幫助幼兒準確把握音樂的內容,具體感覺到音樂的速度、力度、節奏、節拍等表現手段的表情作用。
幼兒園的韻律活動一般包括:(1)模仿動作;(2)舞蹈;(3)身體節奏動作。
考點十五 幼兒園音樂教育的方法
考點預測
老師在教幼兒唱《小貓捉老鼠》這首歌時,假裝自己是小貓邊唱邊跳,這是幼兒園音樂教育方法中的( )。
A.直觀演示的方法
B.運用語言的方法
C.變換角色的方法
D.模仿學習的方法
答案:C
考點歸納
1.教師為主體發起的音樂活動指導方法
(1)直觀演示的方法
直觀演示的方法是指借助于教師的演唱、演奏、動作表演或一定的圖片、實物,以及幻燈、投影、錄像等直觀性手段,使幼兒獲得清晰的音樂表象,提高其學習興趣,從而優化學習效果的一種方法。
(2)運用語言的方法
所謂運用語言的方法,是指音樂活動中的講解、提問、描述、反饋、激勵等諸多以語言為主要教學方法的總稱。
(3)變換角色的方法
變換角色的方法是指教師在音樂教育活動中運用角色身份的變化,對幼兒的活動進行一定的指導。
2.幼兒為主體發起的音樂活動學習方法
(1)模仿學習的方法
幼兒在音樂活動中通過教師提供的活動范例,在觀察的基礎上模仿并反復練習,最終達到記住并再現某一音樂作品或掌握某一音樂技能。模仿學習的方法一直是幼兒園音樂教育實踐過程中被普遍采用的方法之一。
(2)預知學習的方法
預知學習不是由教師直接向幼兒提供要學習和掌握的知識或技能,讓幼兒進行以模仿為主的接受式學習,而是由教師創設一個問題情境,引導幼兒逐步深入,通過主動的探索性、創造性活動來掌握、發展甚至重組音樂的作品或材料。
(3)整體感知的方法
整體感知的學習方法提倡在音樂活動中把音樂的部分與整體,歌曲的曲調與歌詞,韻律活動中的音樂與動作,音樂欣賞中的欣賞與表演、創作,音樂的知識技能與音樂的感受力、表現力,以及音樂活動中教師的活動與幼兒的活動等視為一個和諧統一的整體并加以整合。
(4)多感官參與的方法
多感官參與是指在音樂活動中調動幼兒的多種感覺器官(如聽覺、視覺、運動覺等)協同參與,以更好地豐富和強化幼兒對音樂的感受和理解,體驗并享受音樂藝術的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