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題點二 技能的學習
(一)技能的含義
所謂技能,一般認為是通過練習而形成的合乎法則的活動方式。
(二)技能的種類
根據技能的性質和特點,通常把技能分為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
操作技能也叫動作技能、運動技能,是通過學習而形成的合乎法則的程序化、自動化和完善化的操作活動方式。
心智技能也叫智力技能、認知技能,是一種借助于內部力量調節、控制心智活動的經驗,是通過學習而形成的合乎法則的心智活動方式。
(三)操作技能的形成與培養
1.操作技能的形成階段
①操作定向:也稱作操作的認知階段,即理解操作活動的結構和程序的要求,在頭腦中建立起操作活動的定向映象的過程。
②操作模仿:學習者通過觀察,實際再現特定的示范動作或行為模式。
③操作整合:是把模仿階段習得的動作依據其內在聯系聯結起來,固定下來,并使各動作成分相互結合,成為定型的、一體化的動作。
④操作熟練:是操作技能掌握的高級階段,這個階段形成的動作方式對各種變化的條件具有高度的適應性,動作的執行達到高度的程序化、自動化和完善化。
2.操作技能的培訓要求
①準確的示范與講解。
②必要而適當的練習。
練習是形成各種操作技能所不可缺少的關鍵環節,是動作技能形成的基本條件和途徑。但是要注意練習與技能進步的關系,注意克服練習中的“高原現象”。所謂“高原現象”是指,練習的進步是先快后慢的,到中期出現的暫時停頓的現象,即練習成績保持一定的水平不再上升甚至呈下降的趨勢。打破框架才會有新的飛躍。
練習曲線的特點:第一,開始進步快;第二,中間有一個明顯的、暫時的停頓期,即高原期;第三,后期進步較慢;第四,總體趨勢是進步的,但有時出現暫時的退步。為了促進技能的形成,過度學習是必要的。過度學習是達到一定程度后,仍繼續學習的一種現象。適當過度學習達到150%時,效果最佳。
③充分而有效的反饋。
(四)心智技能的形成與培養
1.心智技能形成的階段
(1)原型定向
原型定向就是了解心智活動的實踐模式,了解“外化”或“物質化”了的心智活動方式或操作活動程序,了解原型的活動結構,從而使主體知道該做哪些動作和怎樣去完成這些動作,明確活動的方向。
(2)原型操作
原型操作,就是依據心智技能的實踐模式,把主體在頭腦中建立起來的活動程序計劃,以外顯的操作方式付諸實施。
(3)原型內化
原型內化,即心智活動的實踐模式向頭腦內部轉化,由物質的、外顯的、展開的形式變成觀念的、內潛的、簡縮的形式的過程。這一過程又可劃分成三個小的階段,即出聲的外部言語階段、不出聲的外部言語階段和內部言語階段。
2.心智技能的培養要求
①激發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②注意原型的完備性、獨立性與概括性:
③適應培養的階段特征,正確使用語言:
④注意學生的個別差異。
教師資格題庫【手機題庫下載】 | 微信搜索"考試吧教師資格"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