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讀課是課堂教學的一種重要形式。現(xiàn)在,新課標理念下的課堂教學還沒有對自讀課形成一種有效的教學模式。很多的語文教師對自讀課要么是上成閱讀課,要么是上成簡讀課,草草地把一篇文質(zhì)兼美的文章簡單地解讀。這樣,不僅沒有發(fā)揮教材作為例子的作用,更沒有讓學生受到良好的熏陶,這是對優(yōu)質(zhì)資源的極大浪費。筆者通過具體的實踐,試圖對自讀課的教學作一些探索,以便形成一種可供大家借鑒的模式,在介入的度上進行了嘗試。
關鍵詞:自讀課介入的度自讀能力
于漪說:“語言文字是民族文化的地質(zhì)層,積淀了中華文化的精粹。”葉圣陶先生說:“他們有個不二法門,就是熟讀名文,讀著讀著,自己頓悟。”每一冊語文書上都有數(shù)量不少的文章,閱讀性強,人文性濃,教師應指導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分析文章的方法技巧,自讀強化,即為略讀課文。這樣,學生既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又增加了語言的積累,自學能力也加強了,這便是自讀課。在自讀課中,教師怎樣指導學生去分析、去強化,就是擺在我們教師面前的一個很大問題。自讀課,意味著學生在閱讀課上應該自由地讀感悟、自信地讀感悟。一個“自”字,集中體現(xiàn)出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而“讀感悟”則是學生的主體作用在閱讀課上的獨特表現(xiàn),即學生每一次對文章的閱讀,都應該是邊讀邊感,邊讀邊悟,讀中有感,讀中有悟。“感”是對文本的感知和體驗,其中既是一個感情認知的過程,也是一個情感體驗的過程;“悟”是對文本的領會,既是一個理性認知的過程,又是一個直覺頓悟的過程。因此,為了讓學生在深奧些的地方能開竅,能領會感悟隱藏在文字背后的意義,我認為教師應該進行恰當?shù)匾龑Вm度適時地介入。
一、感知理解階段介入“引導”。葉圣陶說:“學習是老師指方向,學生找路走。”教師的作用是引導,路還得由學生自己去走、去找。語文自讀課教學的整體感知和理解階段,如何讓學生整體把握課文的內(nèi)容大意和賞析課文的精彩語段呢?其有效的方法是教師強調(diào)對話交融的引領。教學中教師既是引導者、啟迪者,又是組織者、聆聽者,更是學生學習的參與者。在教《我的信念》時,朗讀感知居里夫人是個怎么樣的人時,我首先舉了一例。老師的這個規(guī)范示范,主要的方向是學生自己訓練,即教師示范后讓學生多做、多表達,以期舉一反三。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時時讓人感到課堂就是教師、學生、文本三者之間的交融和對語。教師在與學生對話中,早已將自己的感受、感悟、感情融于其中,不露痕跡,卻不忘引領。示范賞析精彩的語段,要引導學生緊扣文章中心,從修辭和描寫方法等語言特點入手,把握文章的內(nèi)容和作者的旨意。在教《我的信念》時,叫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語句時,我也先作了示范:“一位從事研究工作的科學家,不僅是一個技術人員而且是一個小孩子,好像迷醉于神話故事一般,迷醉于大自然景色。”這句話用了比喻修辭,因為只有小孩般的沉迷和好奇,才能對科學產(chǎn)生興趣,生動形象地突出了居里夫人對科學的鐘愛,集中體現(xiàn)了她獻身科學的精神。學生就在這樣示例的引導下,表達出自己對課文的感受,領會了對居里夫人在科學上的獻身精神。
二、在學生體驗中介入“引發(fā)”。葉圣陶先生說過:“一篇文章,學生也能粗略地看懂,可是深奧些的地方,隱藏在文字背后的意義,他們就未必能夠理會。老師必須在這些場合給學生指點,只要三言兩語,不要啰哩啰嗦,能使他們開竅就行。老師經(jīng)常這樣做,學生看書讀書的能力自然就會提高。“前輩的話給我們?nèi)绾紊献宰x課,作了最明確的指出:在深奧些的地方,以及隱藏在文字背后的意義作指點。要求:三言兩語。近期目標:讓學生開竅。長期目標:自然提高學生看書讀書的能力。語文學習的動力,是學生在體驗過程中所產(chǎn)生的沖動或欲望。語文教學的內(nèi)容是種動態(tài)的,綜合的,有助于學生交流的資源。在教《我的信念》時,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對話居里夫人”我把自己轉變?yōu)椤熬永锓蛉舜鹩浾邌枴钡陌l(fā)言人、主持人,讓學生面對“居里夫人”時轉變?yōu)橛浾撸俅我l(fā)學生對居里夫人光輝的人格魅力的思維碰撞。
三、在頭緒紛繁中介入“梳理”。閱讀是搜集和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fā)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而梳理是處理信息的一種重要方法。在教《我的信念》時,當學生找出并用四字短語歸納居里夫人的行為特點后,由于內(nèi)容龐雜,頭緒紛繁,就必須將有關內(nèi)容進行歸納梳理,這樣,舉一綱而萬目張,學生就比較容易理解。我在學生討論后將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進行概括,明確告訴學生其人格魅力具體表現(xiàn)在三個方面:科學研究的思想理念——探討真理,不圖財富,沉醉科學;科學研究的環(huán)境——保持安寧,追求自由,珍惜時間;科學研究的態(tài)度——集中目標,樹立信心,堅韌不拔,執(zhí)著勤奮。還有在“名句積累”這個環(huán)節(jié)實際上是教學生學做讀書筆記。指導學生養(yǎng)成做讀書筆記的習慣同時,指導學生如果積累多了,就要分類整理。文言文自讀課文更需要我們指導學生整理,可以從以下方面整理:作者的有關情況,易錯字音,關鍵詞語,一詞多義,通假字,古今異義,成語難句翻譯。
四、品味賞析階段介入“示范”。自讀課,意在強調(diào)學生的自讀感悟是第一位的,教師的引導調(diào)控是第二位的。著眼于學生自主發(fā)展的閱讀教學,應該是一個“先學后教,先讀后導,先放后扶“的過程,這也是自讀課教學模式在時間序列上必然邏輯。
五、學生練習介入“控制”。學生知識的鞏固,技能的形成,必須要有具體落實的途徑,有效途徑是充分地練習。教師要保證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就必須有效控制課堂訓練的節(jié)奏,訓練的層次,既要保證訓練的有效性,又要防止節(jié)奏太慢,不要讓訓練流于一種形式,使訓練的效益性減弱。也要防止過于繁瑣,使學生知識得不到鞏固,偏離了自己設計的方向。
總之,只有教師主體的適時適度地介入,在自讀課中學生的主體性才能更好地發(fā)揮,語文課堂“雙主體”資源也才能得到充分發(fā)掘。這是一個值得廣大語文教師深入探討研究的問題,我只是拋磚引玉,希望共同探討!
相關推薦:內(nèi)蒙古2010年教師資格證考試準考證打印入口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nèi)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