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樣題及答題思路 |
第 2 頁:試題詳解 |
6.古有“蓋母三遷”,現在也有很多家長為了綾子上學搬到學校附近住,你是如何看待這種現象的?
【參考答案】現在很多家長為了孩子上學搬到學校附近住的現象確實存在,針對此現象要辯證地看待。“孟母三遷”主要是為了讓孟子在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環境中成長。現在的家長為了孩子上學搬到學校附近住的原因有:當前優質教育資源分布不均衡;就近上學的政策;以及家長“只認成績”的教育觀念等。
我們應該辯證地看待家長的做法:一方面,可以理解的是,這種做法是為了孩子的發展;另一方面,這種做法也會帶來一定不良影響,這會導致家庭的生活質量下降,只看重成績的教育觀點不利于孩子性格的培養等。
所以,家長應量力而行,采用恰當的方式使孩子受到更好的教育。國家已經對教育高度重視,相信教育資源分布不均的現象能夠得到改善。
7.“學生自己管理自己”的觀點你贊同嗎?
【參考答案】“學生自己管理自己”這句話體現了學生的自我管理和發揮學生主動性的意識,這有助于發揮學生的能動性,讓他們體驗成功的快樂,從而激發其積極性,出發點是正確的,但是我不完全認同這一觀點。
因為學生處在生長發展階段,自主意識在逐步形成,但還不具有很強的自控能力,如果教師放手不管,只讓學生進行自我管理,結果可能會適得其反。所以,教師應該正確地引導學生進行自我管理,給予學生一定的制度和規范,信任他們并相信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是能夠進行自我管理的。
8.當前,我國以“儒學”為主要組成部分的國學盛行。對于“國學熱”現象,你怎么看?
【參考答案】國學是我國悠久歷史中流傳下來的精神文明,這不僅是我們構建和諧社會賴以取資的文化資源,更是我們不可或缺的精神資源。
以“儒學”為主要組成部分的國學對于當代社會有著重大的意義:一是可以傳承中華文明,實現文化認同與民族認同,扭轉國人對本民族文化的陌生和疏離;二是可以提升國人的道德水準,維持良好的社會秩序,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有重大意義;三是可以增強我國文化競爭力和國際影響力。所以,當前的“國學熱”是一種好的現象,確實能夠起到繼承、改善、推動、發展國學的作用。
當然我們也應該看到“國學熱”現象背后所隱藏的問題:第一,國學熱是一種初步的熱、表面的熱,能夠深入了解國學的內涵,從中汲取精髓的人只是一部分;第二,目前“國學熱”是一種單一的熱,現在所探討的國學,還過于單一,主要是儒家學說,其他學說中的只是比較初級的、非常膚淺的部分。我們學習中國傳統文化,應以儒家為主,兼顧他家;第三,“國學熱”中的一部分人是種盲目的熱,對于國學的所有內容一股腦地拿過來,而不加以辨別、去粗取精。
總體來講,“國學熱”是一種值得鼓勵的現象,我們應該把它發揚光大,但是我們也要警惕其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及時加以引導和解決。我們學習國學要用去粗取精的科學分析方法,要持嚴謹、負責的態度,要建立相互切磋的優良學風,在此基礎上,相信國學的意義一定能夠實現。
9.一名班主任以嚴格管理著稱,教學成績優秀。他班上的一名女生因早戀,成績大幅度下降,班主任十分生氣,在全班點名批評了這名女生。結果這位女生從教學樓跳樓自殺了,你怎么看?
【參考答案】對于這個事件我認為應當全面地看待,它反映出現階段中學教育面臨的一個很嚴峻的問題:教師教學方法的不恰當和學生心理承受能力的過度脆弱。
首先,從教師的角度來看,教師教育工作的出發點是好的,是希望學生能夠意識到早戀的危害,學習上能夠積極上進。但是在方法的選擇上過于極端,沒有考慮到學生的感受,不夠尊重學生。
其次,從學生的角度來看,雖然在全班同學面前被點名批評,但也不至于輕生,該生心理承受能力過于脆弱也是導致悲劇發生的重要原因。現階段的學生多是家里的獨生子女,平日在家里被嬌慣溺愛,承受不了挫折和打擊。
最后,從教育的大環境來說,對于青少年的早戀現象,教師應當正確地看待,要發揮教育環境好的一面,避免過度打壓及嘲諷帶來的負面影響。
針對這種現象,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調整:
對于教師,要有一個開放的思想和心態,平和地面對學生早戀問題,不能一味地打擊,要善于引導,分析利弊,引導學生走出誤區。
對于家長。要從小培養孩子的自理自立能力,增強孩子承受挫折和失敗的能力。
對于社會,也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青少年早戀。問題,給予更多的,理解和引導,幫助青少年培養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愛情觀。
10.對于“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這句話你怎么理解?
【參考答案】這句話闡述的是教學方法問題,是要教給學生知識本身還是教會學生如何去學習,我認為應當教會學生的是如何去學習,即學習方法,正如“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在這個信息爆炸的年代,只有終身學習的人才不會被社會淘汰,所以學生必須掌握學習方法和技巧。
一個只得到魚卻不懂得捕魚的學生,在吃光魚后又該怎么辦?一個沒有得到魚,卻懂得捕魚的學生,能夠永無止境地去吸收新鮮的知識,捕獲更多更大的魚。所以作為一名老師,我要努力去研究一些學習方法,傳授給學生,幫助他們終身學習,永遠都有魚吃。
關注"566教師資格"官方微信,獲取考前內部資料、考試備考信息等!
教師資格題庫【手機題庫下載】 | 微信搜索"566教師資格"
相關推薦: